行業新聞

據報道,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報告稱,年輕老鼠的干細胞能夠使患有早衰癥的老鼠保持青春活力,并使它們的壽命延長3倍。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早衰癥的老鼠體內細胞生長情況與正常...
查看詳情
研究人員報告說,以能探測到皮膚中的外來入侵物而聞名的一組免疫細胞也能通過代謝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而促進腫瘤的生長。包括皮膚及那些覆蓋許多身體表面的上皮組織形成抵御微生物及可以引起癌癥的化學毒素的關鍵性...
查看詳情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肺癌多年高居癌癥死亡率第1位,臺灣2010年有4.1萬人死于癌癥,其中20%死于肺癌。臺灣“中研院”今日表示,干細胞研究團隊已經在KrasG12D突變基因所引發的肺癌里,鑒...
查看詳情
研制有效的疫苗,是人類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多年來,在艾滋病疫苗研制方面卻屢屢受挫,今年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acquisition of neut...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員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腸病的“首惡分子”——白細胞介素-23(IL-23)引發細胞“內亂”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論文“Interleukin-23 suppresses IL-10 in the i...
查看詳情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是一種漸進和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dexpramipexole的藥物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有潛在的治療效果,新成果發表在日前在線出版的《自然—醫學》期刊上。 肌...
查看詳情
他們發現了甘草——甘草廣泛用于中國傳統藥物——中的兩種物質能夠殺死造成齲齒和牙齦疾病的主要細菌。這些疾病是導致兒童和成年人失去牙齒的主要原因。在發表于美國化學學會(ACS)的《天然產品雜志》(Journal...
查看詳情
不管因為先天還是后天因素,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因為無精癥而不育。日前的一項研究成果可能為這些人帶來福音,德國和以色列科研人員利用雄性老鼠細胞,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成功培育出了老鼠精子,該成果為培育...
查看詳情
與你的心跳保持同步并不總是一件容易事兒。但對于人類嬰兒和他們的母親來說,同步彼此的心跳卻像分享一個微笑般簡單。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3個月大的嬰兒能夠和他們的媽媽在幾毫秒的時間里使彼此的心跳同步。 ...
查看詳情
在細菌分裂后,你通常能夠得到更多相同的東西:一個細胞一分為二,并產生兩個完全一樣的拷貝。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于導致人類肺結核(TB)的分枝桿菌卻并非如此,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這種疾病是如此難以治愈...
查看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學術刊物《神經病學文獻》網絡版上報告說,一種名為脂聯素的激素是女性患癡呆和早老性癡呆的潛在風險因子。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測量了840人血液中的一些指標,這些人中有541人...
查看詳情
正如人的身體和心理會對諸如毒品、咖啡因及酒精之類的物質上癮一樣,人體的腫瘤也能夠對某些確保它們持續生長和處于優勢地位的基因上癮。近期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利用癌癥...
查看詳情
來自英國癌癥研究所劍橋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1月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上宣稱,他們在新研究中證實乳腺癌對標準激素治療產生耐受的原因是因為雌激素受體發生了重編程結合...
查看詳情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努力構建干細胞三大體系,探索提高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發水平,集中優勢資源,以推動干細胞研究成果的孵化、轉化。 干細胞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查看詳情
據報道,一直以來蛛絲都以其極好的韌性和強度聞名遐邇,但蜘蛛的領地意識和同類相食的習性卻使這種優質纖維難以大量生產。日前一項新技術有望改變這種狀況,讓蛛絲在醫療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查看詳情
據報道,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系統科學家發現使老鼠忘記糟糕記憶的一種化學方法,通過抑止“記憶基因”—— Npas4,他們發現老鼠能夠“忘記”此前遭受電擊的籠子。 通過弱化“記憶基因”——Npas4,...
查看詳情
《Nature Methods》盤點2011年度技術,選出了最受關注的技術成果:人工核酸酶介導的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 with engineered nucleases)技術。 除了進一步編輯以外,《Nature Methods》也整理出了...
查看詳情
近日,蒙牛牛奶被檢出黃曲霉素而備受關注,甚至有網友發出不敢再喝牛奶的感嘆,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否真的不能缺少牛奶?一些乳業專家認為在目前國標中的蛋白質標準降低,奶制品原材料受進口掌控的情況下,應該...
查看詳情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的慢性肝炎,在國內約有4,000萬人感染這種病毒,至今針對這一肝炎還未有疫苗。如果能研發出丙肝疫苗,將對于預防和治療丙肝具有重要意義。近期來自英國牛津大學附屬John Rad...
查看詳情
1月3日,《自然》網站發表了題為《新年,新科學》(New year, new science)的文章,展望2012科學界將發生的科學事件和可能取得的重大發現。 1. 今年6月,聯合國第四屆地球峰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此...
查看詳情
據1月4日刊《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一項實驗中,25名居住在某個得到控制的環境內的健康人被隨機分配過量進食不同含量的蛋白質飲食,與進食正常含量或高蛋白含量飲食者相比,那些進食低蛋白含量飲...
查看詳情
據1月4日刊《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肥胖者中,減肥手術與心血管死亡及諸如心肌梗塞和中風事件等的長期發生率的減少有關。 大多數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肥胖癥與心血管性事件及死亡的增加有關。...
查看詳情
近期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生物醫學研究所(IMIM)與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協作開展的研究中獲得了一項重要的發現:他們首次發現在無感染的情況下脾臟中亦存在著中性粒細胞,研究結果表明這些中性粒細胞...
查看詳情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首次發現,丙型肝炎病毒(HCV)如何挾持了肝臟中調控基因表達的小RNA分子,以確保其自身的生存。該研究發表在2012年1月3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