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香港中文大學1月27日表示,該校醫學院早前對近400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70%的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 中大醫學院研究人員于2009年至2010年期間,分析了香港382名因甲型H1N1流感而入院的病人的...
查看詳情

昨日下午,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了全市流感疫情,目前流感與往年相比未見明顯異常。而目前在深圳占主導地位的病毒株正是此前曾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專家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止甲流。 目前深圳...
查看詳情
醫師非常渴望發現變性人青春期變性傾向的實體物理證據,從而能夠幫助這些孩子轉換至自己想要的異性身體。一個叫做“BSTc”的大腦灰質關鍵性區域可鑒別青春期前是否有變性傾向,該大腦區域太小,以至于無法對活人...
查看詳情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小核糖核酸miR-96發生變異,可導致漸進性失聰。該分子機制的發現為改善聽力損失和失聰的治療手段奠定了基礎。 該研究由英國謝菲爾...
查看詳情
生物鐘控制著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它的“驅動齒輪”是基因。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獨立于基因的生物鐘機制,這種與新陳代謝有關的機制構成了生物鐘的“第二齒...
查看詳情
中、法古生物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證實,在中國廣西扶綏縣、年代大約為1.3億年的那派組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是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個新屬種,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白堊紀早期真蜥腳類恐龍化石,為研究白堊紀早期蜥腳類恐...
查看詳情
科學家對控制各種生物體內節律周期的生物鐘機制有了新的認識,該發現可能有助研究糖尿病、抑郁癥和癌癥等與輪班有關的疾病。 英國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發現對研究護士、飛行員等輪班制工作...
查看詳情
microRNA(miRNA)是一類大小約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分子RNA,它們能通過與靶mRNA的3′UTR(非編碼區)完全互補導致mRNA降解,或不完全互補結合阻斷mRNA翻譯。以miRNA為基礎的RNA干擾(RNAi)技術讓科學家們掌握...
查看詳情

以蛋白質和結構與功能為基礎,從分子水平上認識生命現象,已經成為現代生物學發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質,首先要得到高度純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質。蛋白質的制備工作涉及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識,但...
查看詳情
針對全球性水母暴發對漁業和旅游業的影響日益顯現,中國于1月15日在青島啟動“近海水母暴發的關鍵過程、機理及生態效應”計劃。 據介紹,這個計劃是中國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之一,將致力于查明中國近海環境近海...
查看詳情
一、從新鮮樣品中提取總蛋白(簡易法) 1、自配裂解液(pH 8.5-9.0):50 mM Tris-HCl,2 mM EDTA, 100 mM NaCl,0.5% Triton X-100,調pH值至8.5-9.0備用;用前加入100 μg/ml 溶菌酶,1μl/ml...
查看詳情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6日發表的《世界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狀況》第二份報告指出,糧食作物基因的多樣性正面臨氣候變化等威脅,如果不加大保護力度,預計到2055年,全球花生、土豆和豆類等重要糧食作物將失去2...
查看詳情
德國不倫瑞克工業大學8月30日發表公報說,其考察人員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雨林中發現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變色龍。 考察人員根據著名虛構人物、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人猿泰山”,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人猿泰山瘤冠變...
查看詳情
日前,科學家最新研究稱,一種不起眼的海蝸牛擁有奇特的熒光色彩外殼,該物種學名為“Hinea brasiliana”,外殼可釋放藍綠色熒光,能夠嚇退掠食者。 這種“熒光生物”的外殼永久性地含有微量熒光物質,但...
查看詳情
1、PBS:取ZLI-9061 PBS溶于1000ml的蒸餾水中,混勻,測pH值應在7.2~7.4之間,若偏離此范圍,請用0.1N的HCL或NaOH調整。 2、TBS: 2.1 Tris緩沖液配方:(0.5 M pH7.6)Tris(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60.57g1N...
查看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在腫瘤是如何在體內擴散的問題上取得新突破。他們發現一種流氓基因,只要利用對癥藥物減弱該基因的活性,就能有效阻止腫瘤擴散。 這種基因被稱作WWP2,它主要攻...
查看詳情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報道,美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即使頭部受到輕度撞擊也會導致大腦隨時間推移不斷退化。此項研究將目光聚焦橄欖球選手,比賽中,橄欖球選手與對方球員之間經常發生肢體沖撞,頭部受到撞擊...
查看詳情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7日報道,歐洲一家醫藥公司研制出一種硅凝膠“冷卻帽”,癌癥病人在進行化療時戴上這種帽子,將有助于防止脫發。 據報道,由瑞典Dignitana AB公司制造的這種頭盔式冷卻帽,設計...
查看詳情
曾有不少研究顯示,適度飲酒能降低某些心臟病的發病風險。不過,日本研究人員通過匯總分析相關研究數據發現,適度飲酒并非完全有利于心臟健康,甚至還會增加房顫風險。 日本筑波大學兒玉曉等研究人員以過去1...
查看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道,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國科學家近日在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上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微生物物種。新物種被研究人員命名為“泰坦尼克細菌”,它發現于由殘骸鐵銹生成的柱狀結構之上。 據研...
查看詳情
生物鐘控制著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它的“驅動齒輪”是基因。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獨立于基因的生物鐘機制,這種與新陳代謝有關的機制構成了生物鐘的“第二齒...
查看詳情
“防御素”是先天免疫系統的關鍵“效應子”分子,保護宿主不受感染性微生物侵害并決定黏膜表面上微生物群的組成。 “人β-防御素-1” (hBD-1)是同類中最著名的肽之一,由幾乎所有的人上皮點表達,但以前...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