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抗體阻斷實驗原理
日期:2023-09-08 15:51:00
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抗體阻斷實驗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用于檢測和驗證抗體對特定抗原的特異性結合能力。其原理如下:
實驗準備:將目標抗原固定在固相(如微孔板)上,并進行非特異性結合位點的封閉,以避免后續步驟中非特異性背景信號的干擾。
樣品處理:將待測抗體與目標抗原預先混合,并孵育一段時間,使其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反應與洗滌:將混合物加入已經固定了目標抗原的微孔板中,使復合物與固相上的抗原結合。然后進行多次洗滌,去除非特異性的未結合物質。
抗體標記物添加:加入與待測抗體不競爭的標記物標記的第二抗體或探針抗體。該抗體會結合到待測抗體的Fc區域。

酶標記物的反應與洗滌:加入酶標記物底物,使酶產生染色反應。此時,標記物所在的位置與酶活性成正比。
反應停止與測量:通過加入染色反應停止劑,停止酶反應,并阻斷染色產物生成。利用光譜法或比色法測量吸光度,即可定量分析待測抗體的阻斷效果。
根據實驗設計和需要,可以將該方法用于血清、細胞上清液、組織勻漿等樣品中的待測抗體的特異性結合能力檢測與驗證。實驗結果可用于評估抗體的親和力、特異性以及其對其他類似抗原的交叉反應性。
上一篇: 抗體內化實驗步驟
下一篇: 抗體在內環境中發揮作用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