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遏制癌癥的新方法
日期:2013-09-11 09:15:56
盡管在癌癥治療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美國的科學家們仍在尋找新的靶點和新一代的治療方法來對付全國第二位的死亡原因。近期來自紐約大學化學家和南加州大學的藥理學家們協力合作,開發(fā)出了一種新型的藥物發(fā)現平臺。
在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中,紐約大學化學系教授Paramjit Arora研究小組和南加州大學藥學院的Bogdan Olenyuk研究小組開發(fā)出了一種“蛋白質結構域模擬物”( protein domain mimetic)合成分子,它能夠靶向兩種蛋白質:轉錄因子HIF-1α和p300/CBP輔激活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細胞內的信號級聯反應匯集在這一點,可導致促進腫瘤進程的基因表達上調。
不同于常規(guī)搜索靶向細胞激酶的小分子,這種方法代表了癌癥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論文中所描述的這個合成分子HBS 1是以一種蛋白質穩(wěn)定的化學二級結構為基礎,模擬了稱之為α-螺旋(α-helix)的特異折疊,HBS1顯示出了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潛能。這一化合物專門設計用于破壞細胞內促進癌細胞生成的信號轉導。生成HBS1利用了紐約大學從前研發(fā)的一種方法,將合成氨基酸鏈鎖定為正確的螺旋形狀。
研究表明,這一分子可以破壞癌細胞信號網絡,到達細胞中的正確靶點快速阻斷腫瘤生長。重要的是,在測試宿主體內化合物沒有顯示任何的毒性跡象或是不良反應。
盡管這一研究的體內實驗是利用腎癌細胞完成,這一設計原理適應于許多的人類疾病,包括其他的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并發(fā)癥。這一研究的一般概念,即破壞協力促進癌癥生長的基因之間的聯系,也普遍適用于破壞與大量人類疾病相關的蛋白細胞與蛋白質細胞之間的“對話”。
接下來,紐約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將啟動對這一項目的轉化研究。他們將在先進的腫瘤模型中對這一化合物進行測試,目的是最終促使這一化合物進入到臨床試驗中。
上一篇: Nature子刊探究人類干細胞調控新層面
下一篇: 艾滋病疫苗的第一階段人體試驗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