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醫學:癌癥診斷新技術
日期:2013-07-09 09:08:12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顯示糖消耗的癌癥檢測新技術。這一突破性成果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種可替代標準放射性技術的,更安全、更簡單的診斷方法,使得放射科醫生能夠更詳細地對腫瘤進行成像。相關成果發表在7月7日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這一稱之為“葡萄糖化學交換飽和轉移(glucoCEST)的新技術,是基于這一事實:相比于正常的健康組織,腫瘤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來維持其生長。
倫敦大學學院先進生物醫學成像中心(CABI)首席研究員Simon Walker-Samuel博士說:“"GlucoCEST利用無線電波對身體內的葡萄糖做磁力標記。隨后就可以采用常規的MRI技術對腫瘤進行檢測。現有的腫瘤檢測方法需要注入放射性物質,而新方法只需注入正常的糖類,因此比現有方法更便宜、更安全。”
研究的資深作者、CABI主任Mark Lythgoe教授說:“采用標準大小巧克力棒一半的糖量我們即可檢測癌癥。我們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采用MRI來成像癌癥的經濟高效的新方法。MRI是一種當前在許多大醫院中都用到的標準成像技術。未來,患者可能無需送至專科醫療中心,而是在當地醫院就可以完成掃描。”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開展實驗檢測人類癌癥中的葡萄糖。
研究的另一位資深作者、倫敦大學學院教授Xavier Golay說:“我們的交叉學科研究使得諸如孕婦和兒童等脆弱患者群體能夠更常規地接受掃描,而無需擔心放射劑量導致的相關風險。”
Walker-Samuel博士說:“我們開發了一項新的最先進的成像技術來顯像及確定腫瘤的位置,并將有望幫助我們評估新型癌癥治療的效率。”
上一篇: Science解析不同尋常的RNA
下一篇: JBC:蛋白核心序列對致病機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