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首例癌癥病毒療法進入臨床試驗
日期:2011-09-30 08:58:45
加拿大渥太華醫院研究所、渥太華大學等在《自然》雜志上報告了一種世界首例癌癥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他們的試驗證明,通過靜脈注射釋放病毒的方法可以造成腫瘤持續而廣泛的感染而不會傷害人類正常組織。研究還首次證明,通過靜脈注射病毒,腫瘤會選擇性表達一種外部基因。
研究包括23名(7名來自渥太華醫院)已發生多個器官轉移、常規治療無效的晚期癌癥患者。這些患者分別接受了5種劑量的病毒JX-594單次靜脈注射,并在8~10天后進行了活檢。在兩個最高劑量組的87%患者中發現了病毒在腫瘤中復制的證據,而正常組織沒有發現病毒復制。在所有患者中發現,腫瘤會選擇性表達一種通過基因工程插入到病毒中用于幫助探測的外部基因。患者對各種劑量病毒的耐受良好,只有輕、中度的流感癥狀,持續時間不到一天。
渥太華醫院研究所資深科學家約翰?貝爾說,“人類通過靜脈注射病毒、使其在癌癥組織中持續和有選擇性地復制的病毒療法在醫學史上屬于首次。相對于直接腫瘤注射的方法來說,靜脈注射可以針對全身的腫瘤。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讓腫瘤有選擇地表達外部基因,這就為全新的癌癥治療打開了大門。”
貝爾和他的研究小組在渥太華醫院研究所進行了10年多的抗癌病毒(溶瘤病毒)研究。JX-594是與其他合作伙伴共同研究發現的。這種病毒來源于牛痘病毒。牛痘病毒具有選擇性地在癌癥細胞中復制的能力,但需要通過基因工程來加強它的抗癌特性。
“溶瘤病毒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病毒,它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攻擊腫瘤。相對其它療法來說,這種治療的副作用很輕微,而且很容易針對不同癌癥進行定制。”貝爾說。“在患者身上驗證這些病毒還處于早期階段,但我相信有一天病毒以及其它生物療法將真正成為癌癥治療的手段。”
盡管這次試驗主要目的是評價JX-594的安全和釋放,但也對它的抗腫瘤活性作了評估。在兩個高劑量組中,75%患者的腫瘤縮小或者穩定,但低劑量組較少有這種表現。
“我們對研究結果是滿意的,特別是在只有一次劑量的早期階段。”貝爾說。“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試驗來驗證這種病毒能否真正對患者起作用。我們還要進行實驗室研究,以提高對這些病毒的認識,并了解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它們。”
上一篇: PNAS:發現奇果味覺欺騙的分子機制
下一篇: 專訪雷群英:腫瘤屬于代謝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