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熊貓研究獲Science關注
日期:2011-01-18 14:45:13
此項研究是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與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林業廳、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美國圣地亞哥動物協會合作完成。在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大熊貓除偏愛竹子,它們對于所居住的環境也很挑剔——它們更喜歡生活在未遭受人類砍伐或人類活動影響的古老或自然森林中。科學家們希望這一發現能夠影響國家主管部門對于這些瀕危動物的保護政策,確保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生存。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logy Letters》上。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熊貓的棲息習慣,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生態學家魏輔文與同事們針對中國林業局從1999年到2003年開展的中國第三次全國大熊貓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這一調查是目前全世界開展的最廣泛的一次大熊貓調查,共統計野生大熊貓1600只。然而魏輔文表示在這一調查中并未有人特異去挖掘相關數據了解大熊貓的棲息地偏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魏輔文和同事們針對不同棲息地的大熊貓數量進行了分析,檢測了森林種類和時期、樹直徑、竹可用性以及其他多個因素對大熊貓的影響。研究人員并不意外地發現竹可用性成為了影響大熊貓棲息的首要因素。
然而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相比那些遭受砍伐后重新生長出來的森林或其他以灌木為主的居住地,大熊貓更喜歡原始森林。在研究報告中,魏輔文指出曾有一些報告表明在古老的森林中大熊貓更容易尋覓到竹子,雌性大熊貓還會選擇隱匿處或一些角落來做窩。魏輔文表示他們將進一步開展研究以了解為什么自然森林對大熊貓如此重要。
“這一報告將加大對政府的呼吁,促使政府更加重視天然森林保護從而幫助提高大熊貓的生存,”北京大學環保生物學家Wang Hao說道。
“目前中國的自然環境保護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在2010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已經決定將多年前開始實施的黃河和長江上游國有森林砍伐禁令再延長10年。盡管中國新聞報道并沒有將大熊貓作為此決定的原因,而聲明主要旨在控制洪水和沖蝕,促進二氧化碳吸收,改善生態環境。但是這對于大熊貓和其他瀕臨滅絕的物種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魏輔文說道。
此外魏輔文還強調應投放更多的措施保護孤立大熊貓群體,并促使大熊貓進行自然交配,并避免不利的近親繁殖。同時他還期待能夠擴增更多適合大熊貓的棲息地,加強生態保護政策。他表示這些建議還僅是中國國家林業局正在考慮制定的大熊貓保護計劃草案的一部分。
上一篇: 英科學家揭開糖分子變形之迷
下一篇: 聯合培養博士生最新JBC文章解析表觀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