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攝入需適量,過多或致癌
日期:2010-12-30 08:38:27
12月發表在《癌癥預防研究》(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人體血細胞中葉酸水平過高將引起兩個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發生甲基化而導致基因功能失活。這一研究結果打破了常規理論上的“葉酸無毒性”論,或將促使人們更加注意日常葉酸的正常攝入量。
“大量研究證實DNA甲基化與人類許多癌癥和衰老疾病相關。基因啟動子CpG島的甲基化可在轉錄水平上抑制基因的表達。”論文的作者、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白血病科的Jean-Pierre Issa教授說道:“我們的新研究發現血液中高水平的葉酸可促進DNA甲基化水平增高。”
葉酸是一種廣泛分布的B族維生素,具有促進DNA合成、修復以及功能代謝的作用,此外還可促使紅細胞生成。孕婦在妊娠期間缺乏葉酸可引起胎兒神經管不完全閉合,從而導致以脊柱裂和無腦畸形為主的神經管畸形。
葉酸廣泛地存在于葉類蔬菜、水果和豆類等食品中。從1998年開始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強制在市場上銷售的面包、谷物、面粉、面條、大米和其他谷物產品中添加葉酸。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調查,這一政策大大減低了美國神經管缺陷疾病的發生率。此外,葉酸還被營養學家們推薦作為一種膳食補充劑。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推薦的日常葉酸攝入量為400微克,而婦女在妊娠期則需每日攝入800微克的葉酸。曾經還有一些科研學者提出葉酸具有預防癌癥的功能。然而近年來又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在結直腸癌、前列腺癌中葉酸攝入有促癌的作用。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781名患者進行研究分析了葉酸血液水平、飲食和生活方式對于正常結腸直腸組織中DNA甲基化的影響。這781名患者來自于一項臨床試驗旨在比較葉酸與阿司匹林對癌前結腸直腸息肉的預防效應。研究人員收集了所有的人口統計、生活方式和飲食信息,并比較了兩個腫瘤抑制基因ERα 和 SFRP1的甲基化水平。
研究證實隨著年齡增高ERα 和 SFRP1的甲基化也相應增高。并且不同的種族、直腸與結腸之間甲基化的水平都存在差異。無論是葉酸治療或是阿司匹林治療與甲基化水平均沒有顯著的相關性。然而,在研究數據中研究人員發現紅細胞中葉酸水平較高的患者與較低的患者之間ERα 和 SFRP1兩種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著顯著的差異。并且患者體內紅細胞葉酸水平密切反映了患者長期的葉酸攝入量。
“這些差異非常顯著,紅細胞葉酸水平高的患者比較低的患者衰老程度平均要超過10年,”Issa說: “研究的結果不禁使人擔心長期過量地攝入葉酸將引起更多的DNA甲基化,從而有可能導致癌癥以及一些其他的衰老性疾病的發病幾率增高。”
“目前關于葉酸補充量的數據仍非常的不確定,我個人認為人們在服用葉酸時應三思而后行,”Issa說:“此外,這些數據應該引起美國當局對于人均葉酸正常攝入量的思考。”
下一篇: 專家解析單分子細胞分析技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