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視網膜植入裝置使盲人恢復視力
日期:2010-11-05 13:40:50
其中一名接受治療者甚至能夠辨別和找到放置在他前方桌子上的物體。并且能夠繞著房間獨立行走,并靠近指定的人,閱讀鐘面以及區分六種不同色度的灰色。Retinal Implant AG公司和德國圖賓根大學眼科研究所共同開發了這一新型視網膜植入裝置,這是人們在電子視覺修復術上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將最終使全球多達20萬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失明的患者重見光明。
視網膜色素變性又稱為色素性視網膜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遺傳性眼病,表現為慢性、進行性視網膜變性,視力減退。患者在兒童期即開始出現夜盲癥狀,隨著時間發展,可出現進行性周邊視野缺失。在晚期病例中,可僅殘存一個小的中心視野(管狀視野)和很窄的周邊視野,甚至最終失明。
論文的作者、Retinal Implant AG 公司的創建人及主管和圖賓根大學眼科醫院主任Eberhart Zrenner教授指出:“這項先導研究表明,通過新型的視網膜植入裝置,因遺傳性視網膜變性導致視覺功能喪失的患者有可能能夠恢復日常生活所需的視力。
新型視網膜植入裝置,又稱為視網膜下植入物被植入視網膜下方,可直接取代視網膜變性喪失的光受體發揮作用。新型視網膜植入裝置能隨著患者的眼部而運動,在接收到光線后利用眼睛自然圖像處理能力形成穩定的視覺感受。以前也曾有報道一些其他類型的視網膜植入物,也稱視網膜外部植入物,由于它們繞過了眼睛完整的光敏結構,因而需要使用者佩戴外部攝像頭和處理設備才能發揮功能。
由于相對于其他相似的裝置,新型視網膜植入裝置有更多的光受體因而能夠使患者獲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如Zrenner教授所說:“雖然還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研究和開發才能最終實現其臨床應用,在當前的研究中我們驗證了這個裝置確實能夠使失明者恢復視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