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3D模型制作技術使癌癥患者受益
日期:2010-07-14 10:22:34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耶魯大學工程師首次創造出完整的老鼠內臟器官3D模型。這些3D模型多種多樣,十分逼真,包括老鼠的大腦,小腸,大腸,腎臟以及其中一個睪丸。它們均是利用著名的熒光性技術和多光子顯微鏡被制作出來,在顯微鏡顯示圖像的時候這些模型就會發出自然的熒光。
據耶魯大學工程應用科學的副教授邁克爾?列文(Michael Levene)表示,熒光顯微法在整個生物學和醫藥學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學家利用傳統的顯微鏡只能拍攝到近似300微米深度處的組織或者比人類的頭發厚三倍的組織,如果要采集這些器官的樣本,就必須將這些組織切成薄片,并且還要為它們著色,以突出不同類型的細胞和結構。
個別的圖片會被堆疊在一起來創造3D模型,這些3D模型就相當于可隨意被操縱的虛擬3D活組織檢查,但熒光顯微法可以使這些3D組織在被顯微鏡拍攝后仍然保持完整性。可以說,老鼠器官3D模型的制作技術,避免了對器官的切片和著色。
研究人員表示,在未來這種器官3D模型的制作技術可以使癌癥患者受益。同時,這種技術還能夠找出人體中不同的基因。并且還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追查毒品運輸。
上一篇: 一種長壽基因與記憶學習能力有關
下一篇: 美新法案簡化“生物仿制藥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