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PNAS發表細胞重編程新成果
日期:2016-10-17 09:37:41
干細胞能夠分化成為機體內任何類型的細胞,既是研究人體早期發育的理想工具,也是細胞治療的寶貴資源。小鼠胚胎干細胞可分為原始態 (Naïve)和始發態(primed)兩種狀態,始發態多能性是原始態多能性之后的發育階段,已經為分化做好了準備。
Gladstone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骨形成蛋白4(BMP4)、溶血磷脂酸(LPA)和抗壞血酸(AA)由小將小鼠始發態多能干細胞轉化為原始態多能干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十月十四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文章通訊作者是著名學者山中伸彌和Kiichiro Tomoda。山中伸彌是iPS細胞重編程技術的創始人,他因這一技術贏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原始態和始發態多能干細胞是再生醫學的潛在細胞資源。雖然這兩類細胞都能生成三種胚層,但它們的細胞形態、基因表達程序和表觀遺傳學修飾并不相同。研究人員發現,LPA脂質信號傳導和生產LPA的酶(autotaxin)是將始發態多能干細胞轉化為原始態多能干細胞的關鍵。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人們通過細胞外刺激和基因調控精確控制多能干細胞,用于再生醫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
基因表達變異是小鼠胚胎干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但人們還不清楚這背后的具體原因。浙江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小鼠胚胎干細胞進行了單細胞mRNA-seq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細胞表現出的異質性是血清培養造成的。這項研究發表在一月二十一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細胞維持生命的化學活動會生成許多簡單的化合物,它們被稱為代謝物。科學家們最近發現,生命初始階段的代謝物改變能調控胚胎干細胞的發育。這項研究于去年十一月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EMBL-EBI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嚙齒類和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闡明了哺乳動物胚胎中多能性的建立和發展。這項研究發表在Developmental Cell雜志上,不僅有助于理解人類的胚胎發育,也為重編程和IVF研究帶來了重要啟示。
下一篇: Science:持久功能性治愈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