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化學獎幫助戰勝癌癥
日期:2015-10-10 08:52:15
本周三,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學者Tomas Lindahl、美國學者Paul Modrich以及土耳其學者Aziz Sancar,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領域做出的貢獻。專家稱,了解我們的細胞如何修復受損的DNA,這一突破可以使癌癥治療更加有效。
每年癌癥殺死全世界約八百萬人,通過揭示我們的細胞如何自動修復可能導致疾病的DNA突變,這一發現為顯著提高癌癥化療的有效性,打開了大門。
荷蘭萊頓大學的DNA修復專家Nora Goosen稱:“我們可以用這些知識來消滅癌細胞。”
化療通過試圖擾亂癌細胞的遺傳密碼,從而擾亂它們增殖的能力,來攻擊癌細胞,但癌細胞,就像健康的細胞一樣,并沒有不戰而降。
巴黎Jacques Monod研究所的DNA修復研究人員Terence Strick 指出:“細胞修復系統通過修復醫生造成的損傷,將會使醫生徒勞一場。”
一種方法就是,抑制癌細胞自我修復的能力。Goosen說:“如果我們攻擊癌細胞的這些修復機制,結合化療和其他藥物,那么治療可以更有效。”
瑞典的Tomas Lindahl,美國的Paul Modrich和土耳其的Aziz Sancar,因解開了細胞修復DNA突變(由太陽或酒精、煙草中發現的致癌物質所致)的過程,而獲得了頂級的諾貝爾化學獎。
更具易感性
DNA是制造和維持生命的化學編碼,DNA錯誤會導致細胞發生故障,過早衰老,并成為癌癥。
我們DNA中絕大多數的變化,能夠被立即糾正,但一些變化會積累下來,并導致癌癥。
有些人更容易患癌癥,因為他們的基因修復反應是錯誤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諾貝爾獎得主所確定的相同修復機制,可能也會導致癌細胞抵抗腫瘤治療的效果。
英國癌癥研究機構的發言人Alan Worsley稱,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的藥物對抗疾病。他引用治療藥物奧拉帕尼(olaparib),這種藥物可阻止癌細胞修復DNA損傷。歐洲委員會于2014年十二月批準其在歐洲使用。
法國CNRS研究所的Alain Sarasin強調了干擾DNA修復系統的風險。他說:“我們還不知道,如何特異性地靶定腫瘤細胞。如果我們能夠給患者一個分子,該分子抑制腫瘤細胞的自我修復機制,它也可能會抑制其他細胞的修復系統,如白血細胞。”
“如果有一天,我們有一個分子,它能夠加強DNA的修復,并可以被靶定到血細胞,隨后再進行化療,這將使我們能夠增加化療劑量,而不會無意間殺死血細胞。但是現在,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