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DNA修復的后備系統(tǒng)
日期:2014-06-04 08:54:04
來自紐約大學Langone醫(y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研究中證實,兩種酶Srs2和Exo1聯(lián)合作用,阻止和修復了生長酵母細胞中的常見遺傳突變。
由于這樣的機制通常在整個進化過程中保守存在,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研究結(jié)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人類中有可能存在一種相似的DNA修復工具箱,其有可能成為控制某些癌癥以及治療Aicardi-Goutieres綜合征的一個靶點。Aicardi-Goutieres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酶相關(guān)遺傳疾病,這種致命性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只存在于意大利、阿爾及利亞和日本一些小城鎮(zhèn)的少數(shù)家庭,及北美印第安克里族人中。
在發(fā)表在6月1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紐約大學Langone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耶魯大學同事們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了在DNA復制過程中當稱作為rNMPs的分子亞基插入到DNA中時,成對的酶作用阻止并修復了生成的錯誤。rNMPs是DNA的化學近親RNA的基本構(gòu)件。
研究人員說在細胞生長過程中隨著DNA復制會自然出現(xiàn)一些錯位的rNMPs,一些酶會將這樣的外源入侵物識別為損傷。如果不能除去這些損傷,它們會提高DNA密碼變異的可能性,如果允許其發(fā)生累積,會導致酵母和人類細胞基因組不穩(wěn)定,并可引起細胞死亡和促癌免疫反應。
資深研究員、紐約大學Langone醫(yī)學中心酵母遺傳學家Hannah Klein博士說:“酵母與人類共享三分之一的遺傳組成,利用來自酵母的一些線索,我們的研究第一次揭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后備DNA修復機制在適當?shù)牡胤綉獙α顺R姷?/span>rNMP誘導的突變。沒有這一強大的DNA修復后備系統(tǒng),細胞將死亡。”
其中一個關(guān)鍵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就是,證實Srs2酶幫助打開了緊束的、梯狀酵母DNA結(jié)構(gòu),使得另一個酶Exo1能夠切除掉所有錯位的rNMPs。在復制過程中這樣的rNMPs錯誤插入會損害DNA,往往是一些致命性的結(jié)構(gòu)改變。過去已知這兩種酶在DNA復制和修復中起作用,科學家們說這是首個證據(jù)證實了它們在防止和糾正rNMP衍生突變中起作用。
此外,該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Srs2-Exo1細胞修復機制阻止了RNaseH2基因編碼的第三種酶發(fā)生缺陷的酵母中累積突變。RNaseH2酶是細胞生長過程中rNMPs的主要清除機制,在DNA修復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RNaseH2酶和Srs2均缺陷的酵母中,突變、染色體丟失及染色體斷裂的數(shù)量增高了10倍。
根據(jù)Klein博士所說,研究小組的研究還第一次揭示了Srs2和Exo1是如何支持RNaseH2酶的常規(guī)rNMP維護功能的,闡明了自然需要不斷地平衡細胞生長、遺傳突變和DNA修復來阻止疾病和細胞死亡。
Klein博士謹慎地表示,盡管尚未發(fā)現(xiàn)人類Srs2相似物,Exo1已被發(fā)現(xiàn)存在于人類細胞中,因此有可能在人群中存在一種相似的后備DNA修復機制。如果進一步的測試證實可以在人類中操控它的修復功能,這一酶機制有可能成為停止或逆轉(zhuǎn)RNaseH2突變衍生癌癥的基礎(chǔ)。Klein博士說,在RNaseH2缺陷酵母細胞中解析腫瘤的形成機制,對于制定及測試針對人類的潛在療法至關(guān)重要。
其他的研究表明了RNase H2過度生成是許多癌癥,包括膀胱癌、腦癌、乳腺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以及白血病、黑色素瘤和精原細胞瘤的一個遺傳特征。在人類RNaseH2酶缺陷也已知是Aicardi –Goutieres綜合征背后一個主要的遺傳標記。Klein博士說,更具體地說來,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酶修復機制來破譯和消除RNaseH2酶缺陷的根本原因。
主要研究人員、酵母遺傳學家Catherine Potenski博士表示,研究小組計劃接下來調(diào)查是否還有其他的生物因子充當了可能的第三后備修復機制作用于Exo1,并調(diào)查哪些因子可能觸動了更容易導致癌癥的RNaseH2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