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給藥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期:2013-12-17 09:07:16
最新發布的2014年1月國際學術期刊《控釋雜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鄭海榮研究組的最新超聲給藥成果:脂質體-微泡復合物攜載化療藥物阿霉素在超聲激勵下對多藥耐藥型乳腺癌的逆轉作用及機制探討。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然而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多藥耐藥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導致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P-糖蛋白(P-gp)在許多MDR腫瘤細胞膜表面過表達,將許多結構和功能不同的抗癌藥物排出胞外,降低胞內有效藥物濃度。因此,規避P-gp的作用是克服腫瘤細胞耐藥性的重要途徑。
醫學超聲近年來逐步從過去利用聲波散射特性的成像診斷功能為主,拓展到利用聲波力的特性的超聲給藥治療等具有重大潛力的新功能。載藥超聲微泡的出現,使得微泡在用于疾病診斷的同時,也可作為藥物載體用于疾病的治療。介導藥物或基因的靶向傳遞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給藥方法。載藥微泡在受到低頻超聲輻照時,產生的超聲靶向微泡爆破(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UTMD),不僅可以釋放微泡攜載的藥物,同時在此過程中產生的空化或機械效應,可使臨近細胞產生瞬間可修復的細胞膜空隙,增加細胞膜通透性,從而增強藥物的細胞攝取。
利用這一特性,醫學超聲課題組鄧志婷、嚴飛、靳巧鋒等設計制備了超聲響應性的脂質體-微泡復合物攜載化療藥物阿霉素(DOX),研究其在聯合超聲的作用下逆轉腫瘤細胞的耐藥性,并探討了可能的作用機制。研究表明:載藥微泡復合物聯合超聲可以增強阿霉素的細胞攝取,并且促進藥物快速進入細胞核、減少藥物的外排,從而增強了阿霉素對耐藥型乳腺癌細胞的殺傷活性。進一步的機制研究發現,載藥微泡復合物聯合超聲可以顯著提高耐藥細胞的氧自由基水平并降低P-糖蛋白的表達,從而增強耐藥細胞的DNA損傷水平及細胞凋亡。該研究對于發展新型超聲給藥及治療技術具有重要的學術與技術價值。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