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分化的指路人:轉錄因子EBF1
日期:2013-07-26 11:44:31
細胞分化就是由一種相同的細胞類型經過細胞分裂后逐漸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形成穩定性差異,產生不同的細胞類群的過程。那么在細胞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中,它們是如何記住各自的使命呢?
日前,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轉錄因子 EBF1 對于 B 細胞記住自身的身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研究人員關閉這一轉錄因子時,細胞會失去從前的特性,發育成 T 細胞。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近期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從干細胞轉變為免疫系統的功能組成部分,細胞必須要經歷一些特化階段,在這些階段它們有機會在導致血液中各種細胞類型生成的信號通路之間做出選擇。而同樣極為重要的是,一旦它們做出了特化選擇,它們會堅持這一選擇。
免疫系統 B 細胞和 T 細胞來自于相同的干細胞。早在1995年,研究人員就證實轉錄因子 EBF1 只在其中一些細胞中有活性,可以誘導這些細胞發育為 B 細胞。然而直到現在都還不清楚, EBF1 是否也參與了不斷提醒 B 細胞自身的身份。
當關閉 EBF1 時 B 細胞通常會死亡。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收集了發育晚期階段的小鼠 B 細胞,將它們轉移到缺失免疫系統的小鼠體內。隨后,他們關閉了移植 B 細胞中的 EBF1 基因。3 個月后,他們檢測免疫細胞是否仍然存在于小鼠體內。結果,研究人員確實發現了免疫細胞,但 B 細胞忘記了它從前的身份。存在于動物體內的是正常情況下沒有的 T 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
為了確定 T 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是否確實來自于移植 B 細胞,研究人員搜索了 B 細胞的特殊遺傳印記。不同于身體內的大多數其他細胞, B 細胞會在發育過程中改變它們的 DNA 序列。為了生成抗體,它們會切斷自身的 DNA ,再將幾個基因片段放到一起連接它們的 DNA,從而生成一段能夠編碼功能抗體的序列。但 B 細胞的遺傳組成中有一個特征性的印記,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識別每個細胞的起源。
研究人員在 T 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中精確地發現了這一 B 細胞的象征性遺傳印記。他們推斷,在轉錄因子 EBF1 關閉之后,移植 B 細胞忘記了它們的特化命運,轉向了其他的細胞類型。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只知道缺失轉錄因子 Pax5 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這兩種蛋白調控了細胞類型特化的不同方面。 EBF1 主要抑制了啟動 B 細胞另一發育程序的基因,而 Pax5 確保了它們不再對可使它們選擇不同特化命運的信號起反應。
研究人員計劃下一步確認細胞中的分子相互作用,更深入地確定有關的因子網絡。研究人員希望這一認識能夠在細胞類型病理性喪失的情況下,幫助實現細胞重編程。
上一篇: 光可以控制基因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