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聞:癌癥免疫學新進展
日期:2013-07-08 11:38:59
癌癥研究已經逐漸深入,也逐漸與其它學科交叉在一起,免疫學與癌癥研究的不解之緣來自幾年前,科學家們發現感染、炎癥與一些腫瘤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此免疫,炎癥與癌癥間的關聯研究也逐步受重視。
不少研究證明慢性炎癥可以促進癌癥的發生和發展,并參與癌癥的發生、生長和轉移的各個病理過程。并有人提出,癌癥也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現已發現一些炎癥促進腫瘤的傳導途徑和關鍵分子,如 NF-kb/IKK、STATs、PPAR、AID(Aktivation 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等。這提示我們,也許應用一些抗炎劑和靶向藥物可以控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近期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使得糖類遠離T細胞時,其就不會產生干擾素γ,干擾素γ是一種重要的可以抵御腫瘤以及某些感染的炎性化合物。T細胞可以進入到腫瘤中,但是其通常并不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缺少產生干擾素γ的能力便是導致其不能殺滅癌細胞的一個原因。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系統,可以使得科學家對檢測管中T細胞的可用資源進行控制,通過調節可用的糖份就可以迫使細胞使用氧化磷酸化或者有氧糖酵解。
在增殖階段,T細胞就可以支持其能量產生過程,參與糖酵解的蛋白質在糖酵解被關閉后并不會消失,其是非常穩定的蛋白質,因此其會在細胞中或者其它細胞過程中存在。在T細胞中,GAPDH可以抑制干擾素γ的產生。當研究人員將T細胞加入含有癌癥細胞的培養皿中時,T細胞產生炎性化合物的能力就會被損傷,但是當研究人員直接往培養皿中添加糖分后,其炎性化合物的產量就明顯加倍了。
這項研究表明,癌細胞對糖的嗜好有可能給免疫細胞功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當它們從重要的免疫細胞——T細胞處奪去糖時,細胞不再生成對抗腫瘤和某些類型感染的重要炎癥化合物:γ-干擾素。
此外近期還有研究人員發現裸鼴鼠體內一種細胞外基質非常豐富,能夠阻止癌細胞的生長。這種不可思議的物質是透明質酸(hyaluronan),它在身體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這種物質以一種獨特的超重形式——高分子質量透明質酸(HMM-HA),存在于裸鼴鼠體內,裸鼴鼠生命多數時間都在地下環境度過。通過操控通向細胞內HMM-HA的路徑,戈爾布諾瓦指出,這種“潤滑劑”阻止了裸鼴鼠體內腫瘤的生長,起到癌癥免疫作用。
不過即使HMM-HA對于人體而言能夠起到癌癥免疫性,但是人體所有細胞必須進行修改,這是不切實際和有潛在危險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利用這種物質治療人類其它一些疾病,例如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