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揭示癌細胞不死的根源
日期:2013-05-09 13:51:08
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七年時間,探究乳腺癌細胞耐受拉帕替尼(lapatinib)靶向性治療的機制,揭示了一個從前未知的調控細胞死亡的分子網絡。這一研究發現為攻克癌癥耐藥提供了一個新途徑。相關研究發表在5月7日的《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雜志上。
在杜克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和癌癥生物學教授Sally Kornbluth博士,和醫學副教授Neil Spector共同領導下,研究人員證實了一種蛋白質可有效關閉細胞死亡信號,促使癌細胞繼續生長。這一稱作MDM2的蛋白因作為腫瘤抑制蛋白p53的主要調控因子,近年來已引起癌癥研究團體極大的研究興趣。
與來自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杜克大學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確定了MDM2在激活細胞死亡信號中的一個新作用,并證實其不依賴于對p53的調控,。p53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細胞死亡啟動因子,在超過一半的人類腫瘤中都存在有調控p53的基因突變或缺失。
一開始,研究人員對給予lapatinib治療仍能繼續生長的四種不同類型的乳腺癌細胞展開了研究。Lapatinib是一種強效抗癌藥,可特異地靶向乳腺癌中通常遭受破壞的兩個生長信號通路:HER2和EGFR。他們發現在每一種情況下,都可以將耐藥的原因追溯為存在高水平的MDM2。研究人員證實無論p53是否激活,MDM2都可以阻斷細胞死亡信號。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至少在乳腺癌中,抑制MDM2有可能克服lapatinib耐受,即便存在p53突變,”Kornbluth說。
Spector和同事們曾最早報道雌激素受體信號激活,這促使FDA批準了將lapatinib聯合來曲唑(letrozole)作為一線藥物,治療晚期HER2陽性和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包括Spector實驗室在內,杜克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一直以來都在致力確定lapatinib的各種耐藥機制。
“這一關于MDM2的新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有可能是研究人員提出這些耐藥機制的根源,并由此提供一種更有效的治療,”Spector說。
Kornbluth說:“我們揭示了多個調控細胞死亡的新信號通路,并證實至少在乳腺癌中,這些信號通路出現差錯導致了耐藥。這也表明你可以通過操控這些信號通路來克服耐藥問題。”
研究結果還表明,利用相同機制的其他的酪氨酸靶向性藥物有可能易導致耐藥。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種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用于治療EGFR突變所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
“這項研究提出了其他的酪氨酸抑制劑藥物藥,例如gefitinib在肺癌產生耐藥,有可能與MDM2有關。我們現正繼續調查gefitinib耐藥是否與之相關,”Kornbluth說。
下一篇: 北大生科院最新綜述:基因療法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