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讓干細胞移植更安全
日期:2012-09-29 08:00:12
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唯一辦法,約有一半的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細胞移植后會患上移植物抗宿主癥,這種病是指供體免疫細胞對患者機體發動攻擊,主要影響的器官包括皮膚、肝和腸。現在,科學家能夠將供體免疫細胞的注意力從這些重要器官上轉移開。讓免疫細胞不再繼續攻擊健康組織,而去完成它們本來的使命,殺死癌細胞。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小鼠進行白血病研究的過程中,成功緩解了干細胞移植帶來的致命并發癥。
“我們只是簡單的改變了T細胞的循環和運輸,首次實現不用殺死T細胞就能成功緩解移植物抗宿主病,”文章的資深作者,醫學教授John F. DiPersio說。該研究發表在Blood雜志的網站上。
研究人員發現,在白血病小鼠模型中去除或者阻斷供體T細胞的干擾素γ受體,可以使這些T細胞無法移動到關鍵性的器官(例如腸道),但仍能完全保留其殺死白血病細胞的能力。
“在小鼠中阻斷干擾素γ受體可以使T-cell的注意力離開消化道,這讓我們非常興奮,因為干細胞移植后發生在腸道的移植物抗宿主癥所導致的死亡率最高,”DiPersio說。“人們可以忍受皮膚上的移植物抗宿主癥,但在消化道中這種疾病會導致嚴重的腹瀉,而且腸道菌進入血液會引發嚴重的感染,產生致命的后果。”
盡管人們早已發現干擾素γ在炎癥中的作用,但其受體和下游信號分子才剛剛進入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范疇。干擾素γ的信號級聯始于干擾素γ激活其受體,隨后干擾素γ受體又陸續激活JAK激酶、STAT和CXCR3。而CXCR3介導了T-cell向腸道等器官的轉移。
在發現去除供體T細胞的干擾素γ受體能使它們避開患者重要器官之后,研究人員認為也應該能夠通過抑制該受體的下游信號分子達到同樣的效果。他們也的確發現敲除CXCR3可以緩解移植物抗宿主癥,但效果并不完全。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除了JAK、STAT和CXCR3以外,干擾素γ受體應該還有其他的下游靶標。
為了能把這一發現拓展到人類應用,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阻斷JAK激酶的現成藥物能夠達到與去除干擾素γ受體相同的效果。他們測試了兩種JAK抑制劑,其中一種是經FDA批準的骨髓纖維化治療藥物。不過盡管他們發現JAK抑制劑能夠有效保護供體T細胞所攻擊的目標器官,緩解白血病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但他們還沒有測試這些藥物治療白血病的效果。
研究人員總結道,如果能夠改變T細胞的目的地而不是殺死它們,就能夠防止致命的并發癥,并且最大程度的保障移植的治療作用。
上一篇: 蛋白結構解開多重耐受性之謎
下一篇: Nature重要論文:糖尿病治療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