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牛人RNA新技術將癌癥與病毒一網打盡
日期:2012-09-06 08:23:37
來自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顯示超穩(wěn)定RNA納米顆粒在幫助治療癌癥及病毒感染上大有前景,可調控細胞的功能,結合到癌癥上且不會損傷周圍組織。相關論文發(fā)布在《Nano Toda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華人科學家、肯塔基大學Markey癌癥中心主任郭培宣(Peixuan Guo)教授。郭教授是納米醫(yī)學杰出的科學家。1986年構建phi29 DNA組裝馬達并發(fā)表于PNAS,是至今所能構建最強大的生物馬達。1987年發(fā)現(xiàn)pRNA馬達并發(fā)表于Science。其長期引領RNA納米技術研究和應用,有關科學突破和技術發(fā)明已經數(shù)百次被ABC 和 NBC等電視和電臺,NIH, NSF, MSNBC, NCI and ScienceNow 等學術機構進行專題報道。
新研究利用RNA作為自下而上制造納米結構的構成元件。通過利用郭培宣開創(chuàng)的RNA納米技術,研究人員利用重新改變結構的RNA片段攜帶多達4個治療和診斷模塊構建出了超穩(wěn)定的X形RNA納米顆粒。這些RNA納米顆粒可納入沉默基因的小干擾RNA,調控基因表達的micro-RNA,靶向癌細胞的核酸適體,或是能夠催化化學反應的核酶。
研究證實細胞功能調控能力隨著納米顆粒中功能性模塊的數(shù)量增多而逐漸增加。
郭培宣說:“RNA納米技術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但RNA納米顆粒的不穩(wěn)定性和降解使得許多科學家們對RNA納米技術研究望而卻步。我們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現(xiàn)在在試管中生成化學和熱力學上高度穩(wěn)定,或在機體內具有極大潛力作為治療藥物的RNA納米顆粒是有可能的。”
這些RNA納米顆粒顯示出一些良好的特性:多價性,允許同時傳遞多個功能性的分子獲得協(xié)同效應;模塊化設計,能夠實現(xiàn)帶有定義結構的控制性自組裝;熱力學穩(wěn)定,可維持RNA納米顆粒在動物和人類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完整性,它們以極低濃度存在;化學穩(wěn)定性,使得納米課題耐受血清中Rnase(一種切割RNA的酶)的消化。
肯塔基大學Markey癌癥中心的Mark Evers博士說:“癌癥治療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將抗癌藥物傳遞到癌癥轉移灶。利用郭培宣研究小組設計的納米技術使得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治療癌轉移,且相比當前的化療具有較少的副作用。”
上一篇: 單分子測序輕松升級參考基因組
下一篇: 基因功能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