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藥物或使乳腺癌患者死亡風險降33%
日期:2012-08-28 07:50:50
乳腺癌被稱為現代女性的“頭號殺手”,其中約占所有乳腺癌的20%~30%的HER2陽性乳腺癌更兇險。隨著分子靶向藥物的出現,配合傳統的化療藥物,這些病人也能獲得較好的預后。
但是,是藥三分毒,尤其是抗腫瘤藥物,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主席秦叔逵教授指出,抗癌藥就是以毒攻毒,藥品在作用于腫瘤細胞、獲得療效的同時,對正常的細胞也會有損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相對于常規的細胞毒性的化療藥物,分子靶向藥物只作用于腫瘤生長播散的關鍵部分,它本身是大分子,屬細胞穩定劑,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少。以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使用的赫賽汀 為例,它聯合化療能將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復發風險進一步降低52%,將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33%相對于它帶來的收益,能夠控制的不良反應是可以克服的。如部分患者在首次赫賽汀 治療時會出現發熱、寒戰等輸注反應,出現這些癥狀時及時給予解熱鎮痛劑和抗組織胺藥物后癥狀就會緩解。關鍵問題在于用藥必須正確,注意有關不良反應是否可以預期,是否嚴重影響健康,是否可以控制以及是否可逆。
秦教授強調,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應相信醫生在治療方案和藥物選擇方面的專業判斷。而醫師治療用藥時也必須注意個體化,用四個“合適(right)”的原則,給合適的病人、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藥物、選擇合適的用法,目的是提高療效,保證安全,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
上一篇: 一毫克DNA可“容”一座圖書館
下一篇: 讓干細胞保持“干性”的關鍵蛋白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