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抗癌走進新時代
日期:2012-08-16 08:05:52
今時今日,專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肯定現代戰爭將發生在網絡領域,打擊敵人的通訊技術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以色列Tel Aviv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采用同樣的戰略對抗人體最致命的敵人,癌癥。
這篇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Trends in Microbiology雜志上,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癌細胞和細菌的共有特性。和細菌一樣,癌細胞依賴細胞間通訊和“社交網絡”成為機體中的強勢群體。研究者們受到細菌社交生存戰略啟發,把癌細胞看成是一個能相互交流進行合作的特殊群體,為癌細胞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科學家們曾經長期忽視了細菌間的復雜交流和相互作用,而這是當今西方世界醫院中的第三號殺手。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相信,醫學專家們在對待與細菌頗有相似之處的癌細胞時,也犯了類似錯誤,“低估了對手”。
研究顯示,癌細胞和細菌之間的相似之處相當驚人。健康細胞具有高度的紀律性,對化學和物理指令進行應答。而細菌和癌細胞利用不同的化學和遺傳學通路推翻了這種控制。它們繁殖得很快,催生快速的遺傳變異,逃避機體免疫系統并產生抗藥性。
癌細胞經過復雜的細胞交流可以分配任務、共享資源、分化和做出決定。癌細胞在轉移到其他器官和組織以前,會派“間諜細胞”先行探測并隨后回到癌癥發生地。在此之后,轉移癌細胞才會離開原發瘤走向新的崗位。
與細菌相似,癌細胞也可以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它們誘導基因突變并驅使周圍的正常細胞,強迫它們聽從癌癥指令,例如提供物理支撐、保護癌細胞免受免疫系統攻擊等等。在癌細胞感到有威脅時(例如化療期間),癌細胞還會進入休眠期,并且隨時可能恢復活力。
治療新方向研究人員提出癌細胞社交行為研究為人們開辟了癌癥研究的新方向,也為開發癌癥治療新手段打下了基礎,例如靶標細胞間通訊或者發出誤導信息的新型藥物。
癌癥能夠對化療免疫,進入休眠期直到時機成熟才再次蘇醒,所以檢測到癌癥復發卻往往為時已晚。如果能夠破解喚醒休眠期癌細胞的信號,研究者們就可以有目的地恢復癌細胞活性并及時殺死它們。
文章還提出應該深入研究癌細胞同類相食的行為,即在能源匱乏時癌細胞會消耗自己的同類。人們已經可以利用特殊信號使細菌自相殘殺,對癌細胞也可以這樣做。
此外,還有研究顯示注入細菌可能比癌細胞更勝一籌。可以利用細菌誘導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間隙連接,“教”免疫系統識別并殺死腫瘤細胞。文章總結道,我們正在進入生物學網絡戰爭的時代,在這場戰爭中科學家可以征用細菌來戰勝癌癥。
上一篇: 顯性免疫基因“治愈”海灣地區艾滋患者
下一篇: 一種蛋白質可改善腦白質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