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可能與人體內細菌種類有關
日期:2012-05-15 08:19:29
微生物并非完全主宰其人類宿主的狀況。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基因或許可以決定究竟哪些微生物可以在人的體內和體表生存。
近來已有研究表明,生活在人類體內和體表的微生物種類與某些疾病之間存在關聯。然而,科學家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決定了哪些微生物可以寄居在特定人群的體內和體表。飲食與地理因素有一定影響,但人類基因對人體微生物種類的影響尚不為人所知。
康奈爾大學遺傳學家蘭·布萊卡姆說:“我們知道存在基因因素,但不確定影響有多大。”為了找到答案,布萊卡姆及其同事參考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收集的數據。該計劃旨在對生活在人類體內和體表的各種微生物進行分類。雖然人類微生物組計劃搜尋的是存在于皮膚、口腔、糞便等樣本中的細菌DNA,不過,一些人類基因物質同樣留在了樣本當中。研究人員從細菌DNA數據中篩出人類DNA的痕跡,篩出的成果足夠他們重現100個人的基因檔案。
通過比較人類與細菌DNA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有51種人類基因變異與人體內一些特定細菌數量的相對增多有關,而這些增多的細菌存在于人類體內和體表的15個部位。其中一些基因變異以及和這些變異有關聯的微生物種類同樣與特定的疾病存在聯系。例如,有些人的DNA在負責制造胰島素的PCSK 2基因附近存在一種基因變異,這些人腸道內擬桿菌屬細菌的數量也會多于常人。此外,這種基因變異已被證實與型糖尿病有關。擬桿菌屬細菌數量過多同樣與這種疾病有關。
再如,CXCL12基因已被證明與炎癥有關。如果有人攜帶這種基因的一種類型,其皮膚上也會出現更多顆粒鏈菌屬細菌。這類細菌已被證明與皮膚炎癥有關。
布萊卡姆表示,此次發現引出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科學家仍然無法確定,究竟是細菌導致攜帶特定基因變異的人們生了病,還是說由特定基因變異引發的疾病導致某些種類的細菌增多了。
上一篇: Nature:十年研究解析植物關鍵酶
下一篇: 研究稱男性Y染色體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