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盤點2011年度科教事件
日期:2011-12-26 08:50:01
12月23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在評出十大科研進展的同時,也總結了2011年其他一些影響科學界的事件。
一月:
1. 世界衛生組織籌集1.75億美元對抗東南亞瘧疾。
2. 美國建立“NIH國家先進轉化醫學中心”的提議引起持續一年的爭論。
3. 埃及政局動蕩對其科學產生影響。
二月:
1. 耶魯大學同意返還Machu Picchu藝術品,從而結束與秘魯的百年爭議。
2. IBM沃森計算機擊敗人類對手。
三月:
1.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引發了福島核電站泄露危機。
2.中國首個繞過高考招生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開學。
四月:
1. 聯合國確認聯合部隊是海地大規模爆發霍亂的根源。
2. 法國Werner Herzog的一個3D史前藝術畫廊開業。
3. 美國國際空間站安裝了造價20億美元的阿爾法磁性光譜儀。
五月:
1. 美國批準兩種新一代丙肝藥物上市。
2. 世界衛生大會決定推遲到2014年討論是否銷毀天花病毒樣本。
3. 德國關閉一家提供干細胞治療的診所。
4.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使用手機“可能致癌”。
六月:
1.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引進15個植物生物學家,拓展其研究領域。
2. 比利時科學家因破壞大田試驗轉基因土豆被開除。
3. 日本超級計算機“京”擊敗中國“天河一號”成為世界最快計算機。
4. 聯合國宣布意大利牛疫已被徹底根除。
5. 有機豆芽成為德國致命性大腸桿菌疫情爆發的罪魁禍首。
七月:
1. 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推翻自己的禁令,轉而支持干細胞研究。
2. 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5000米級海試。
3. 美國航天飛機完成“告別之旅”。
4. “生物圈2號”實驗室獲2千萬美元支持。
5.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Marc Hauser因學術不端辭職。
八月:
1.土耳其政府接管學術機構引發了辭職潮,并導致一些新的學術機構產生。
3. NIH發現美國黑人科學家獲得資助的概率低于白人。
九月:
1. 美國修改專利法,將現有的“發明優先制”轉變為大部分國家所采取的“申請優先制”。
2. 荷蘭心理學家Diederik Stapel因偽造數據被學校開除。
3. 費米實驗室關機一萬億電子伏質子加速器。
4. 意大利科學家宣稱檢測到超光速中微子。
5. 奧巴馬政府推遲實施限制臭氧排放的措施。
6. 意大利地震學家因在地震中制造流言被審判。
十月:
1. 美國生理學家Ralph Steinman成為第一個死后被授予諾獎的科學家。
2. 世界人口突破70億。
3. 歐洲新的科研機構“科學歐洲”在柏林成立。
4. 在“炭疽”郵件受到攻擊后,美國的生物安全防御遭受質疑。
十一月:
1. 一個直徑400米的小行星近距離接觸地球。
2. 201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長6%,遠超IPCC預期。
3. 中國“神州8號”和“天空1號”完美對接。
4. 天文學家嘗試觀察宇宙冷物質。
5. 美國火星科學實驗室預計2012年8月飛往火星。
6. 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發射失敗。
十二月:
1. 歐盟為ITER核聚變反應堆工程額外投入17億美元。
2. 美國HHS決定擴大B計劃避孕藥丸的供給。
3. CERN科學家發現“上帝粒子”存在的證據。
上一篇: 鐮刀細胞性疾病新型藥一階段臨床研究出爐
下一篇: 絲微針精確無痛控制藥物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