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神奇蛋白能抗輻射
日期:2011-11-24 08:56:41
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泄漏事件好似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是這一事件,尤其是核泄漏帶來的影響恐怕長時間都無法消除,目前對于核輻射患者并無明顯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少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新方法。近期來自哈佛醫學院,西北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rBPI21) and Fluoroquinolone Mitigate Radiation-Induced Bone Marrow Aplasia and Death”的文章,報道了他們制造的一種能抗輻射的蛋白,這對于核輻射受難者來說無疑是福音。
所有形式的輻射,包括醫院診斷治療所用的X-射線都會殺死分裂中的細胞,但較高的輻射劑量會引起像心衰及肺和神經系統損傷等無法挽回的損害,過長時間的輻射接觸最終會導致死亡。
之前人們常認為核輻射,或者說放射性污染與我們相隔甚遠,但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以及今年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讓我們認識到,放射性傷害離我們并不遙遠,而且對于國內來說,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更是有可能影響到國內居民的生活。除了積極應對核電站的安全問題外,我們也迫切希望能研發出更多治療核輻射的方法。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在接受某種常見放射療法以準備進行骨髓移植的病人時,發現接觸輻射與一種稱為BPI的蛋白量下降存在密切關聯,BPI是一種在人類白細胞中發現的蛋白,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關聯的作用機制,是通過與內毒素結合并將其中和而發揮作用的——內毒素是一種分布在像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這樣的細菌外膜上的致死性分子。
之后研究人員希望提高這種蛋白的表達水平,從而用于治療過多接觸輻射的患者,因此他們創建了一種BPI的工程生物。他們發現,當這一人工制造的蛋白與一種抗菌素合用,就可阻斷輻射接觸的有害影響。
盡管這一BPI蛋白本身對受到輻射的小鼠的存活沒有幫助,但與那些未接受治療的動物(它們在輻射20天后近乎全部死亡)相比,當其與一種抗菌素合用的時候,大約有70-80%的受到輻射的動物能夠活下來。而且令人高興的是,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組合療法中人工制造的BPI和抗菌素在人體中有著良好的耐受性,且副作用少。
這為接觸致命劑量輻射的患者提出了一種有效的治療策略,研究也證明即使是在接觸了致命輻射24小時之后,進行這種雙藥療法也可改善小鼠的存活率和血細胞計數。這些發現將有助于研發針對核輻射的患者的治療新藥,這對于切爾諾貝利或福島核災難的受害者,以及某一可能的恐怖主義行動的受害者來說是一道福音。
除此之外,近期PNAS還公布了日本核輻射地圖:研究人員檢測了福島地區方圓兩萬平方公里上百土壤樣品中,碘,碲和銫等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水平,結果顯示這些同位素被攜帶到了空氣中并且在大片地區沉積,這可能污染農作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這是一份去年Science新出版的子刊,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前任院長伊萊亞斯·瑞爾霍尼出任期刊的首席科學顧問,周刊主要關注加速將我們在生物機制研究領域的驚人進展轉化為預防和治療人類疾病的新方法。
上一篇: 利用基因組學來對付疾病爆發
下一篇: 與肽組合的新抗癌藥物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