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研究:DNA刻錄著你的童年
日期:2011-10-28 09:07:12
童年是人一生最有影響力的時期,年幼時的經歷對于一生性格的培養和形成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心理學研究中,心理學家常將成人的問題追溯到童年陰影。近年來,神經學家們更是將個人童年生活經歷的影響上升到DNA水平開展研究。
近日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兩個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證實個人孩童時代的生活條件和心理壓力將對自身DNA產生長效的影響。
在第一篇文章中,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證實孩童時代的生活條件會對DNA產生長效的影響。該發現發表在國際期刊《Epidemiology》上,這或許可用來解釋為什么一些在糟糕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人在后來健康狀況不佳,即便其在成年后生活條件變好。
研究人員針對40位年齡為45歲的參與者基因組中的DNA甲基化狀況進行了檢測,發現超過6000個基因控制區顯示出明顯的差異。研究人員對那些孩童時期生活條件很差的成年人與那些孩童時期生活條件很健康的人進行了比較,對比了他們大概20000個基因。他們發現在這兩組人中存在1252項差異。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他們在觀察成年后處于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下的人時發現的545項差異。
該研究沒有考量特定疾病與DNA甲基化之間的聯系,也沒有評估甲基化狀態是否對健康具有保護或危害影響。但是,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組件存在的甲基化差異集中在特定的DNA區域,這意味某種模式可能與此后生活的健康有關。
在第二篇文章中,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證實童年時期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壓力可通過表觀遺傳學印記存留在基因上。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Child Development》雜志上。
在1990-1991年,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開展了一項實驗,對于一群年齡尚處于嬰兒期和幼童期的兒童的父母進行了調查。要求這些孩子的父母報告他們的壓力水平包括抑郁、憤怒、妊娠壓力及經濟壓力等。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當年調查的已長大成人的100名青少年進行了追蹤,研究人員證實孩子一歲時母親壓力水平與的長大后青少年基因組中139個DNA位點的甲基化水平密切相關。他們還證實學齡前(3歲半到4歲半)父親的壓力水平與長大后青少年基因組中31個DNA位點甲基化水平密切相關。
這是研究者們首次開展縱向研究證實在兒童一歲時父母的不幸就可導致子女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其影響超過了十年。
研究小組還證實父親的壓力水平與女兒的DNA甲基化作用更加關系密切,而母親的壓力水平則對兒子和女兒產生同等的影響。從而與之前獲得的童年父愛的缺失將影響女孩青春期提前及性格形成,而對男孩則無此效應的研究發現形成了印證。
上一篇: 2克顯微鏡!兩位學者研發創新技術
下一篇: Nature重要成果:不一樣的DNA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