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使用手機與腦部腫瘤無關
日期:2011-07-18 08:18:04
北京時間7月14日晚間消息,一項最新的大型研究顯示,在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中,患上非腦癌腦部腫瘤的風險并未上升。
這項研究基于超過280萬丹麥成年人的數(shù)據(jù)。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相對于使用手機的新手或完全不使用手機的人,使用手機11年至15年的人患上聽覺神經瘤的幾率并未上升。
聽覺神經瘤又被稱作前庭神經鞘瘤,這并非一種癌癥。患上這種腫瘤會出現(xiàn)耳鳴和平衡能力減退等癥狀。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腫瘤會逐漸增大,壓迫大腦并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
盡管并非癌癥,但聽覺神經瘤與使用手機的關系仍引起了密切關注。此項研究的負責人、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所的喬奇姆·舒茲(Joachim Schuz)表示:“引人關注的是,相對于大腦其他部位,聽覺神經瘤生長的部位會大量吸收手機的輻射能量。”因此有一種看法認為,使用手機可能會導致這種腫瘤的出現(xiàn)。
然而舒茲的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經發(fā)表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上。根據(jù)所獲得的近300萬丹麥成年人的數(shù)據(jù),在1998年至2006年之間只有800多人被確診患有聽覺神經瘤。相對于使用手機時間較短或完全不使用手機的人,使用手機超過11年的人患上這種腫瘤的風險并沒有更高。
舒茲還表示,長期使用手機的患者腫瘤并沒有變大,而患上腫瘤的部位也與用戶使用左耳或右耳接聽電話無關。不過,這一研究并未對使用手機引發(fā)腫瘤的說法做出最終結論。舒茲表示,即使是長期使用手機的用戶,他們也沒有在很長時間內持續(xù)使用手機,而聽覺神經瘤通常生長得非常緩慢。
舒茲表示:“由于手機從90年代初才興起,我們目前僅僅只有15年的觀察期。這樣的時間對于了解相關影響顯得太短。”除聽覺神經瘤之外,腦部腫瘤還有其他類型。大部分研究顯示,使用手機與腦部腫瘤無關。但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兩者可能存在關聯(lián)。
去年,一項大型國際性研究顯示,手機的“重度使用者”,即在10年時間內每天使用手機達30分鐘的人患上神經膠質瘤的風險會上升。今年5月,國際癌癥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手機發(fā)射的射頻電磁波對人類來說是致癌的潛在因素。
下一篇: 關于大腸桿菌的“令人震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