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C中5-羥甲基胞嘧啶的基因組分布
日期:2011-06-24 08:18:35
近兩年,研究人員發現5hmC在某些細胞類型中大量存在,包括胚胎干細胞。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將5-甲基胞嘧啶(5mC)轉化成5hmC的TET蛋白扮演著重要的生物角色。為了進一步了解5hmC的功能,研究人員陸續著手分析它在基因組中的分布。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hmeDIP-seq技術,即先開展羥甲基DNA免疫沉淀,之后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平臺上進行大規模并行測序。在這之前,人們富集5hmC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添加標簽,再親和純化。而現在,5hmC特異抗體的上市,使得5hmC的直接免疫沉淀成為可能。他們使用的是Active Motif和Diagenode這兩家公司的抗體。
通過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發現5hmC主要集中在增強子以及基因本身,暗示了5hmC在基因調控中的潛在作用。與它在增強子中的定位一致,5hmC還大量集中在與增強子相關的組蛋白修飾位點,如H3K4me1和H3K27ac。同時,5hmC還集中在其他的蛋白-DNA相互作用位點,如OCT4和NANOG結合位點。
此結果與之前報道的小鼠胚胎干細胞中5hmC的基因組分布相似。據5月份的《Nature》雜志報道,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5hmC片段主要集中在外顯子和轉錄起始位點附近,尤其是H3K27me3和H3K4me3位點。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5hmC區域富含GC,但GC含量有差異。在5’端,G多過C,而3’端剛好相反,C多過G。這種現象在與基因和增強子重疊的5hmC區域以及未與上述元件重疊的區域都觀察到,暗示這種序列組成是所有5hmC區域的共同特征。
有趣的是,New England Biolabs(NEB)公司的兩名科學家Shannon Morey Kinney和Sriharsa Pradhan也參與了此項研究。在羥甲基化位點的驗證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了NEB公司的EpiMark 5-hmC and 5-mC Analysis Kit。此試劑盒是市場上第一個定量5-hmC的PCR型分析。
上一篇: 研究發現生物偽裝有時粗糙點更好
下一篇: 第一根骨頭緣何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