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輻射敏感性新機制
日期:2011-05-23 08:33:03
腫瘤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特別是惡性腫瘤的治療已經成為困擾世界各國的難題。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先后有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開始利用重離子束治療腫瘤的試驗研究。與傳統的放射治療腫瘤的電子、X等常規射線相比,重離子束被證明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有效的放療方法,對于患者來說,具有對健康組織輻射損傷輕、療程短、治愈率高等特點。不過這一治療方法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問題,因此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兩種人脈絡膜黑色素瘤細胞系92-1和OCM-1具有相同的DNA損傷修復能力,但兩種細胞的輻射敏感性卻存在極大差異。研究人員首次報道了細胞周期長期停滯現象,并對其機制進行了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X射線或高LET 12C6+重離子輻照均能夠引起92-1和OCM-1細胞周期G2期阻滯,并在輻射后16小時G2期阻滯達到最大值。之后,OCM-1可跨越G2期阻滯重新進入新的細胞周期;但92-1在輻射后5天仍無法跨越G2期阻滯,處于長期細胞周期停滯狀態。研究進一步證實,92-1細胞周期停滯與輻照劑量相關并存在劑量閾值。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降解與細胞周期停滯相關,有關細胞周期停滯的機制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學家們了解X射線或重離子輻照對細胞周期的影響,對于重離子腫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第四個開展重離子腫瘤治療臨床試驗研究的國家,利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上建成了首個重離子淺層治療終端。2006年,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與當地衛生機構合作,開始了重離子淺層腫瘤治療臨床試驗研究。在淺層腫瘤治療臨床試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中國重離子治療腫瘤又有了新進展。
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新近建成的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提供的高能碳離子束,在進行治癌束流物理特性測試、細胞和動物輻照實驗的基礎上,與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和甘肅省腫瘤醫院合作,實現了深層腫瘤(體內深度2厘米-10厘米)的重離子治療。相信隨著研究和臨床實驗的逐漸深入,這一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
上一篇: iPS研究陷入瓶頸階段(一)
下一篇: 研究揭示IGF2基因印跡丟失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