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癌癥也“知冷知熱”
日期:2011-05-18 08:18:01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阿姆斯特丹大學Roland Kanaar博士,其研究組曾經在細胞DNA修復研究方面獲得重要成果。
據報道,一些臨床醫生使用局部體溫過高(讓腫瘤升溫到41-43攝氏度,即大約106-109華氏度)的方法增加某些癌癥療法的療效,諸如放射性療法和化學療法。然而,迄今為止科研人員不清楚體溫過高如何起到了幫助作用。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明了一點熱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某些類型的癌癥療法增效,他們發現體溫過高阻斷了一種關鍵的DNA修復路徑,如果沒有體溫過高,這種修復路徑就會妨礙放射性療法和化學療法,溫度增加導致了在DNA修復中起到關鍵作用的BRCA2蛋白降解,并且讓放射性療法和化學療法更有效地阻止腫瘤生長。目前,能夠抑制PARP-1酶(這是另一種參與DNA修復的蛋白)的藥物正在被用于治療BRCA基因沒有激活的罕見癌癥。
研究人員認為,體溫過高是一種非侵入性、非毒性的工具,可能有助于改善PARP-1抑制劑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改善與正常的BRCA基因有關的其他癌癥的當前療法的效果。
在這之前,另外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基于導致感冒的病毒類似的特制病毒感染的癌癥治療方法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了很好的前景。這項研究顯示發熱可能也是這個戰斗中的一種有用的武器。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突變的腺病毒:ONYX-015在腫瘤細胞中能有選擇地復制直到這些細胞充滿病毒并最終破裂和死亡,他們證明抗性腫瘤細胞不能完成一種RNA輸出功能,而這種功能對ONYX-015的復制是必須的。當在這種抗性腫瘤細胞中誘導出一種細胞熱休克反應(類似人類發燒時的升溫狀況),則RNA輸出功能得到恢復。因此,熱休克反應的誘導可能挽救抗性腫瘤細胞中的ONYX-015復制。這些結果表明在臨床上不要使用藥物抑制發熱可能有助于ONYX-015的腫瘤選擇性復制。
下一篇: 狼蛛腳底毛發幫助其爬墻或倒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