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兩篇文章破解癌癥機制
日期:2011-04-26 08:33:52
來自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和哈佛學醫學院的Wenyi Wei研究組發現了調控著致癌基因MDM2的基因,MDM2又調控著腫瘤抑制蛋白p53。這一關于上游基因的新發現涉及了p53細胞信號傳導路徑,該發現可能指出了幫助殺死腫瘤的新的藥物靶標。這項發現還指出了可能的癌癥風險生物標記,有朝一日它們可能有助于患者采取針對癌癥的預防措施。
p53防止身體出現腫瘤,在50%的癌癥中它出了問題。p53被稱為基因組的衛士,它是一由各種蛋白質組成的完善的防御系統的一部分。它通過暫停正常的細胞分裂周期而讓細胞有時間修復日常環境攻擊造成的DNA損傷,從而防止癌癥出現。如果這種損傷太嚴重而無法修復,p53就會觸發細胞死亡。
研究人員發現MDM2并非簡單地逐漸消失,而是通過一對酶的聯合作用而積極地降解。其中一個酶稱為酪蛋白激酶I(CKI),當細胞探測到DNA損傷的時候它會被激活,盡管這種激活的細節尚不很清楚。它的工作是讓MDM2磷酸化,這會引發MDM2被另一種酶beta-TRCP1破壞。beta-TRCP1通過用一種稱為遍在蛋白的小蛋白質標記MDM2從而起作用,26S蛋白酶體然后就像垃圾收集者一樣清掃掉了MDM2,釋放出了p53的DNA修復工作。
另外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名叫“2HG”的人體代謝物誘發白血病和神經膠質瘤的作用機制。這不僅揭示了人體代謝物的致癌之謎,也為神經膠質瘤等腫瘤的藥物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前的研究顯示,一種異檸檬酸脫氫酶的基因變化,會產生一種名叫2HG的代謝物。當這種代謝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代謝問題,促進正常細胞向癌細胞的轉化。但2HG致癌的作用機制卻是一個謎團,揭開這個謎團對于白血病和神經膠質瘤的發生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2HG的累積可以直接抑制生物酶。這種雙加氧酶的活力降低后,會改變細胞的增殖和生長方式,進而誘發腫瘤。人細胞內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高低是由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活力來控制,控制得好,人不會罹患癌癥,反之,易患癌癥。
上一篇: Nature子刊:追蹤RNA動態的新方法
下一篇: 11個基因變異與瘧原蟲耐藥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