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ature china亮點推薦
日期:2011-01-11 11:59:54
2007年自然出版集團宣布《Nature》出版集團的新出版物、名為Nature China的網(wǎng)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啟動。這一網(wǎng)站致力于聚焦中國大陸地區(qū)和香港的優(yōu)秀科學成果,每周都會針對最新發(fā)表的論文,在此網(wǎng)站撰寫摘要和評述。本期的推薦研究文章包括:
Zhang, J. et al. G-protein β2 subunit interacts with mitofusin 1 to regulate mitochondrial fusion. Nature Commun. doi:10.1038/ncomms1099 (2010).
來自中科院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北京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線粒體融合過程中的一種新機制,這對于深入解析線粒體融合,以及相關的細胞凋亡,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種重要的線粒體融合調控因子:Mitofusins (Mfns)與G-protein β2(Gβ2)亞基能共同調控線粒體融合過程,這揭示了線粒體融合的一種新機制,即Gβ2能通過與Mfn1相互作用,參與線粒體融合調控。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Gβ2在線粒體表面富集,然后特異性的與Mfn1作用,這樣Gβ2調控線粒體膜表面Mfn1的流動性,從而影響線粒體融合,并且研究人員還通過實驗去除了內(nèi)源性Gβ2,結果發(fā)現(xiàn)線粒體發(fā)生碎裂,這種情況在加入外源性Gβ2后得到緩解。這些發(fā)現(xiàn)對于深入解析線粒體融合,以及相關的細胞凋亡,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義。
之前的研究曾發(fā)現(xiàn)線粒體融合與程序性細胞死亡即細胞凋亡密切相關,細胞凋亡是健康個體中的一個正常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線粒體跨膜電位與線粒體通透性改變在細胞凋亡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還有人提出了線粒體通透性改變孔道復合物的假說。細胞凋亡是生命的一個基礎過程,而線粒體融合與細胞凋亡以及一些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因此在這方面的持續(xù)研究將有利于更多相關疾病的治療或預防。
Zhou, L. et 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by disrupting ischemia-induced interaction of nNOS with PSD-95. Nature Med. 16, 1439–1444 (2010).
腦卒中(Stroke)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是指在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種誘發(fā)因素引起腦內(nèi)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發(fā)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fā)病率高達120/10萬。現(xiàn)幸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我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fā),每復發(fā)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fā)。
在這篇題為“阻斷缺血誘導的nNOS與PSD95相互作用治療腦缺血損傷”(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by disrupting ischemia-induced interaction of nNOS with PSD-95)的文章中,南京醫(yī)科大學朱東亞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治療腦卒中的新藥物作用靶點,研究了一種有效且能避免副作用的小分子藥物。這種藥物不僅具有較好的腦缺血保護作用,而且避免了直接干預NMDAR或nNOS帶來的副作用,比如學習記憶障礙、行為異常等。
這項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1021,30901550,30870900,81030023)項目資助下,通過不懈努力取得的神經(jīng)、精神疾病和藥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預見,該研究結果對腦缺血損傷的分子病理機制及抗腦卒中新藥的研究均有重要影響。
上一篇: 2010年度技術之疾病分析新技術
下一篇: Cell雜志最受關注十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