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胃腸間質瘤的促存活因子
日期:2011-01-06 11:58:58
抗癌藥物格列衛(Gleevec)問世之初曾一度給胃腸間質瘤(GIST)的患者帶來希望。曾有研究證實胃腸間質瘤患者在接收Gleevec治療后生存率顯著升高而復發率則降低了三分之二。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許多的患者開始對藥物產生耐受,促使科學家們不得不繼續尋找新的有效方案。
洛克菲勒大學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一個促使胃腸間質瘤存活的分子,新研究發現或可促使開發出新一代的治療策略。研究論文發表在2010年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Gleevec是一種選擇性抑制酪氨酸激酶的低分子拮抗劑,由于其對BCR-ABL酪氨酸激酶特異性抑制和潛在的拮抗能力,最初被批準用于治療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此外Gleevec還被證實能有效抑制激活的KIT受體酪氨酸激酶。過去的研究表明KIT基因突變可導致多種癌癥發生其中包括胃腸間質瘤、黑色素瘤等,因此科學家們將Gleevec視為胃腸間質瘤的一個有效治療藥物。
此項研究工作主要是由洛克菲勒大學C. David Allis的染色質生物學和實驗胚胎學實驗室博士后工作人員遲平(音譯,Ping Chi)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Charles Sawyers課題組的陳玉(音譯,Yu Chen)合作完成。在新研究中她們嘗試尋找GIST特異性的基因以深入了解GIST發病過程中的分子事件。進而遲平集中研究了胃腸道Cajal間質細胞(ICCs),證實腸肌層和肌內的兩種特異的Cajal間質細胞群的KIT呈高水平表達,表明這些細胞與GIST的形成有關。
通過分析患者的腫瘤樣本,遲平和同事們發現在所有的為胃腸間質瘤中ETV1蛋白呈顯著的高水平表達。在利用RNA干擾技術阻斷GIST細胞系中的ETV1 蛋白表達后,遲平發現處理組細胞分裂減少,細胞死亡數增加,這一結果表明ETV1是GISTs生成和存活的必需因子。
“我們的結果表明ETV1和KIT一樣在胃腸間質瘤的發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遲平說:“由于大約5%的胃腸間質瘤在免疫組化檢測時顯示KIT陰性,而所有的胃腸間質瘤均表達ETV1,這表明我們獲得了一個可用于診斷胃腸間質瘤的極好的生物標記?!?/P>
在另一項試驗中遲平和同事們進一步檢測了ETV1對于Cajal間質細胞正常生長的影響。他們在對缺乏ETV1基因的遺傳工程小鼠胃腸道進行檢測后,發現缺陷小鼠腸肌層和肌內的Cajal間質細胞顯著減少,從而證實ETV1對ICC-GISTs l細胞系發揮生存因子作用。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檢測ETV1驅動的致癌轉錄組的調控機制,”遲平說:“這一研究將為GIST的治療開啟新的治療方向?!?
上一篇: 瑞典出現首個甲流死亡病例
下一篇: 美公司獲準利用胚胎干細胞治療老年黃斑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