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論關注中國學術打假
日期:2010-10-21 16:19:55
10月11日,雇兇傷人案宣判結果的公布,讓肖傳國變成了一個在中國不受待見的人。中國科研機構譴責肖傳國罪行的做法沒錯,但他們不該利用此事轉移公眾對學術界更多缺陷與問題的關注。
監管機制的缺乏使得假履歷和學術不端在中國橫行。這種放縱行為會讓學術上的行為界限變得逐漸模糊。雖然國家為舉報學術不端提供了一定的渠道,但對學術不端行為審查制度效率的懷疑以及害怕舉報身份的暴露,又使得人們不得不采取非正式、匿名的手段。
中國的政府官員一直在承諾要對學術不端行為采取手段予以治理。經過這次事件,他們要做的不僅僅只是對行兇者的懲罰,更多的應該是采取行動建立起一套體制,來很好地監督學術欺詐和抄襲剽竊,審查合理的學術質疑,及時處理學術誹謗,并保障舉報人的人身安全。
上一篇: 衛生部成立疾控專家委員會 撤銷13個專家咨詢委員會
下一篇: 貓科動物斑紋可助它們隱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