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功利用“新萬能細胞”治療小鼠白血病
日期:2010-09-25 09:27:13
日本北海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該小組利用被稱為“新萬能細胞”的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培育出了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免疫細胞,然后將其注射到患白血病的小鼠體內,成功使患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期大幅延長。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的治療方法之一,在進行骨髓移植時,如果加入骨髓提供者的免疫細胞T細胞,有時會產生良好效果。北海道大學教授清野一郎等人于是嘗試利用骨髓提供者的細胞培育出T細胞。他們把目光放到了iPS細胞身上。
iPS細胞之所以被稱為“新萬能細胞”,是因為它能像胚胎干細胞一樣發育成各種細胞。在小鼠試驗中,清野一郎等人最終用提供骨髓的小鼠的iPS細胞培育出了它們的T細胞。
研究人員在給患有白血病的小鼠進行骨髓移植時,通過靜脈向這些小鼠注射了這種T細胞。結果發現,在只注射了1次T細胞的7只小鼠中,有1只存活100天以上;注射兩次T細胞的9只小鼠中,則有5只存活100天以上;而只進行了骨髓移植的12只小鼠,則在28天之內全部死亡。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由于注入的T細胞發揮了抗腫瘤效果。清野一郎指出:“今后準備弄清T細胞的具體功能,從而開發出安全高效的抗腫瘤免疫細胞培育法。”
上一篇: 一項國際研究確定與哮喘有關基因
下一篇: 美國科學家揭開度假難以放松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