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異位出血病例個案救治成功
日期:2010-07-16 14:49:35
一位罕見致命性門脈高壓異位出血患者在北京協和醫院獲救,這一成功救治個案情況刊登于今年6月出版的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
患者為男性,是一位有17年肝炎病史的33歲肝硬化患者。4年前因肝硬化門脈高壓、脾功能亢進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了脾切除和食道胃底部靜脈斷流手術,術后順利恢復。
一年后,患者再次出現吐血、黑便和嚴重的貧血,再次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入院后一周,患者突然出現大出血,曾兩次無法測出血壓,經檢查,難以發現出血部位。
此時治療處于兩難境地,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在消化內科、加強醫療科、放射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室協助下,進行行急診剖腹探查,終于找到了致病元兇:患者有一段空腸與腹壁發生粘連,在粘連處有一根“新生血管”,形成了一個原人體解剖結構上沒有的新側支循環。由于壓力過大,該血管向腸腔破裂造成無法控制的出血。
粘連的小腸被切除后,患者失血性休克很快得到糾正,術后恢復順利,一周后出院。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杜順達、毛一雷等醫生將這例罕見病例成功救治寫成報道,被刊登在《柳葉刀》上。
據杜順達、毛一雷介紹,門脈高壓引起消化道出血多見于胃底食道下段等部位,偶爾也發生在其他部位。像這位患者異位在腸段與腹壁粘連處的曲張血管破裂出血,國內外鮮有報道。該例患者的診治經驗提示,在內鏡和血管造影等檢查無法找到明顯出血點的情況下,直接剖腹探查手術風險極大,但有時可能是唯一能找到出血點止血、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上一篇: 國際研究小組破解海嘯“密碼”
下一篇: 缺乏維生素D可增加老年癡呆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