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政研究組發現重要通路在癌癥中的作用
日期:2010-06-23 15:49:53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王以政研究員,其早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主要從事研究谷氨酰胺的信號傳導通路與神經元存活和死亡的機制等,其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等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上。這項研究由其研究組丁夏、賀焯皓和周克純等研究生共同完成。
膠質細胞瘤(簡稱膠質瘤)是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的腫瘤,有較高致死率,惡性膠質瘤(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12個月。這類腫瘤細胞具有高度的增殖性、侵襲性和耐藥性,其術后復發率較高,容易產生化療藥物耐受。
鈣離子是細胞內的第二信使,它調節細胞的多種生物學行為,如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作為鈣離子進入細胞內的主要門戶,鈣離子通道在調節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方面的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瞬時受體電勢通道是一類離子通道,可通透鈣離子,起初在果蠅中被發現;突變體果蠅的視覺受體對持續光刺激僅表現出瞬時的受體電勢,所以該通道由此而得名。哺乳動物中存在多種瞬時受體電勢通道,TRPC6即為其中之一。
研究人員發現,人膠質瘤組織中TRPC6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腦組織,特異地阻斷TRPC6通道能將膠質瘤細胞周期阻斷在G2期,抑制其增殖。阻斷TRPC6通道減小顱內腫瘤體積,可顯著提高裸鼠存活率。另外,阻斷TRPC6通道后能提高膠質瘤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該項研究提出了TRPC6通道作為治療膠質瘤的一個新的靶分子的可能性。
王以政研究組在TRPC通道研究方面獲得了許多成果,他們曾在在2005年Nature雜志曾經刊登了我國科學家關于發現引導神經生長方向新機制的研究成果。這項成果就是由王以政和袁小兵領銜完成的,這項成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神經纖維最前端生長錐的細胞膜上有一類稱為“瞬間受體電位通道”(TRPC)的陽離子通道起著傳遞神經纖維生長“方向指令”的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對TRPC通道在神經發育過程作用,包括干細胞增殖、小腦顆粒細胞的存活、神經元形態發生和突觸的發生進行了描述。這種通道是鈣離子的非選擇性正離子滲透通路。它由有6個跨膜區的相同或不同TRPC蛋白組成。這些通道為磷脂酶C相關信號所調控。它們在胚胎期就開始表達,而且在成年后仍然存在。
上一篇: 澳大利亞專家預言:人類將在100年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