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即將進入冰河世紀不成立
日期:2010-05-19 17:48:25
對北大西洋暖流(紅色)進行的最新分析并未發現較早前提出的減緩的跡象。
歐洲人可以高枕無憂了。對來自人造衛星和漂流傳感器的數據進行的一項最新分析發現,沒有證據顯示,“環流輸送帶”——從太平洋流向寒冷的北大西洋的主要暖流——的大西洋段正在減速。科學家和公眾一直擔心,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輸送帶的流動,同時使歐洲面臨嚴寒的威脅。如今,根據其表現判斷,這一環流輸送帶似乎遠沒有像人們所擔心的那樣因對氣候變化敏感而受到“扼殺”。
警告歐洲即將面臨冰河時代的大標題大約出現在5年之前。在《自然》雜志于2005年刊載的一篇論文中,海洋學家對1957年至2004年之間進行的5次短時間海洋測量獲得的溫度及鹽度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顯示,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位于北緯26度附近的向北的大西洋輸送帶下降了30%。然而由錨系設備基陣進行的連續測量很快便揭示了這一輸送帶的流動在一年的時間里所產生的波動很容易被十年一次的觀測所湮沒。冰河世紀的信號因此而消失了,盡管對公眾而言未必如此,但至少在科學家看來是這樣。
如今,物理海洋學家Joshua Willis對這些恐懼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美國宇航局(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Willis將有關海洋表面高度的厘米精度的人造衛星測量結果,與海面下自由漂浮的Argo浮標的觀測結果進行了梳理,從而計算出了北緯41度的輸送帶流動情況。研究人員發現,在同一緯度的環流輸送帶的不同路徑較少變化的事實表明,“在過去的7年中,輸送帶實質性減緩的情況是沒有發生的”。Willis在《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GRL)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他在文章中寫道,單獨根據人造衛星數據進行判斷——在Argo浮標項目于2002年開始之前便是如此——所顯現的實質性減緩“在過去的20年中是不可能發生的”。
美國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海洋學家Carl Wunsch表示,有關暖流沒有減速的發現非常出色。他說,人造衛星—浮標分析是駁斥暖流減緩的最新證據。Wunsch強調,在這種速度下,很可能在輸送帶變化之前的幾十年便足以在最初的位置或利用人造衛星攜帶的儀器發現這一切。
上一篇: 微砌體技術構建細胞群
下一篇: 氧化鋅缺陷發光機制與調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