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品網上銷售潛力待挖掘
日期:2010-05-18 17:13:11
由于藥品的特殊性,我國醫藥電子商務進入門檻頗高,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藥品網上銷售前景看好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醫藥與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在全球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在中國,醫藥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盡管如此,由于其本身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已有醫藥領域的企業開始主動進軍電子商務。
據相關媒體報道,自2006年海虹獲得首張藥品網上批發牌照之后,目前國家已有43家企業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牌照,盡管只有屈指可數的43企業,但對醫藥電子商務來說,卻意味著這一行業的巨大突破。
醫藥電子商務發展一波三折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日益得到普遍應用,電子商務也逐漸應用于各種行業,與其他行業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相比,醫藥電子商務因交易物品的特殊性,其發展可謂一波三折,顯得更為艱難。
所謂醫藥電子商務就是指通過應用電子商務,從而實現醫藥信息的傳播、獲取,以及醫藥產品的經營、銷售等活動。
實際上,早在1999年中國就邁出了醫藥電子商務的探索步伐,時至今日,中國醫藥電子商務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假藥猖獗、黑店橫行,網上藥店在2004年曾遭到封殺。直到2005年12月1日開始,國家藥監局才逐漸放開,允許企業申報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從目前來看,國內的各類醫藥網站主要分為四類,分別為醫藥企事業單位設立的網站、收集和發布行業信息的網站、商業信息和服務網站,以及從事藥品銷售的商務網站。
由于醫藥產品的特殊性,國家的監管向來十分嚴格,并對這一行業設置了高準入門檻。同時,精通醫藥、電子商務技術、市場應用的人才稀缺,醫藥企事業單位本身也缺乏足夠的實力來拓展電子商務,這些都是造成醫藥電子商務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從目前來看,進入門檻高、同質化嚴重、群眾認可度不高等是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特別是進入門檻高,讓許多醫藥企業的發展“裹足不前”。
海虹在2000年就進入醫藥電子商務領域,但直到2006年才拿到國內首張藥品電子交易B2B批發牌照。
“難難難!耗時4年,藥品互聯網零售的牌照太難拿了,甚至比拿直銷牌照還難。”剛剛獲得正式運營牌照的廣東健客醫藥有限公司CEO、廣東醫學院客座教授蘇展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三呼其“難”。
面臨諸多挑戰
拿到藥品互聯網銷售的牌照已經夠難了,但企業在實際運營中面臨更多的挑戰。
首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藥品關系人的身體健康,來不得半點馬虎。近年來,人們通過網絡購物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卻投訴無門的事例時有發生,“新生”的醫藥電子商務如何博得消費者的認同,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迫切的問題。
其次,從醫藥界來看,在海虹獲得牌照之后,部分業內人士并不看好醫藥電子商務的藥品網上招標采購模式。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拿到牌照的醫藥企業無法降低藥品的價格,那么,其與傳統的醫藥企業在競爭中將不占據任何優勢。
再次,從服務的角度來看。眾所周知,很多人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或不是患非常嚴重的疾病,一般會選擇到藥店咨詢店員購買藥品,店員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醫生的角色,患者也相對會聽取店員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醫藥電子商務企業如何為患者提供相關咨詢服務?這是其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最后,從運營模式來看,醫藥交易商牌照一般有B2B、B2C以及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三種。目前,B2B模式更為業界看好,發展相對領先,但這一模式遠未成熟。那么,這些企業該怎樣才能實現盈利?這是難點所在。蘇展認為,企業需要壓縮中間環節,這是利潤的重要來源。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所謂的中間環節的不可控因素遠遠超出企業想象,這更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
上一篇: 煙蒂新用途
下一篇: 新型胚胎移植導管在美研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