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用腸道菌來控制糖代謝
日期:2016-11-16 08:50:34
最近,俄勒岡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免疫系統、腸道細菌和葡萄糖代謝之間,有一條重要的紐帶,當這個“串擾”和相互作用運作不正常時,可導致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11月1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是“不同的哺乳動物系統如何以一種先前未知的方式彼此相互影響”的一個例子。研究人員表示,更好地了解這些系統,可能會為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帶來新的益生菌療法。
研究還指出了腸道中適當的細菌功能的重要性,以及一種細菌(特別是Akkermansia muciniphila)幫助調節糖代謝的作用。科學家們說,這種細菌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是保守的,在小鼠和人類身上執行類似的功能。
此項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俄勒岡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Natalia Shulzhenko博士說:“我們發現,在生物學上有多種關系和通訊,我們所說的串擾,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它。一些研究清楚地表明,我們的免疫系統,以一種我們從未認識到的方式,與其他代謝功能密切相關。這仍然是非傳統思維方式,它被描述為一個新的領域,被稱為免疫代謝(Immunometabolism)。在進化的過程中,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已經發展出了相互溝通的功能系統,微生物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先前已有人觀察到,一種免疫介質——一種干擾素,或信號蛋白,稱為IFN-y,可能影響葡萄糖代謝的正常功能。IFN-γ有助于對抗多種病原菌和感染,但是其水平的降低可導致糖代謝改善。然而,這個實際的過程還沒有得以理解。
本文共同通訊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藥學院助理教授Andrey Morgun說:“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IFN-γ到底如何影響葡萄糖耐量。微生物的參與并沒有真正被考慮過。但是,借助于統計模型和一種我們稱之為TransKingdom網絡的方法,我們能夠找出一些可能的候選細菌。”
細菌A. muciniphila,已被發現在這個溝通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稱其為“缺失的環節”。研究表明,用含量更少的IFN-γ專門養育的小鼠,有較高水平的A. muciniphila,并具有顯著改善的糖耐量。當IFN-γ水平升高時,A muciniphila水平下降,糖耐量降低。
在人類中也獲得了相似的觀察結果。例如,據觀察,運動員都有非常高水平的腸道細菌A. muciniphila,這是一種粘液降解菌。該研究清楚地表明,曾經被認為在功能上獨立的兩個系統——免疫和葡萄糖代謝,事實上卻是密切相關的,并且這種聯系可能是由腸道細菌提供的。
研究人員說,可能有不止一種細菌參與了這個溝通過程和代謝控制。腸道有數以千計種細菌,它們似乎都發揮作用,作為一個代謝活躍的器官,從而強調了腸道細菌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說,當然,細菌介導的溝通,只是復雜的人類系統的一部分——如合理飲食、運動和適當的體重控制這樣的問題,仍然是重要的。
上一篇: 癌癥個性化T細胞療法的新希望
下一篇: Nature子刊發表微生物療法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