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感冒藥竟然能夠抗癌!
日期:2016-10-19 09:00:36
最近,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抑制膀胱癌的擴散,并減少小鼠對化療藥物產生的耐藥性,從而為晚期膀胱癌的治愈提出了希望。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
膀胱癌是世界男性當中第七種最常見的癌癥。在日本,每年有大約20000人被診斷為膀胱癌,其中約8000人——主要是男性,死于這種疾病。膀胱癌可分為兩種類型:非肌層浸潤性癌,其5年生存率為百分之90,另一種是肌層浸潤性癌,其預后較差。后者通常用順鉑等抗癌藥物進行治療,但往往產生耐藥性,因此,會擴散到肺臟、肝臟、以及骨等器官。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把用熒光素酶標記的人膀胱癌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制備了一個異種移植的膀胱癌模型。原發性膀胱異種移植物逐漸生長,45天后,在肺、肝、骨中檢測到了轉移性腫瘤。通過利用微陣列分析——包括超過20000個轉移性腫瘤相關基因,該研究小組發現代謝酶aldo-keto還原酶1C1(AKR1C1)增加了3到25倍。他們還發現,從25名癌癥患者切除的轉移瘤中,具有高水平的AKR1C1,從而證明在小鼠中發現的現象也發生在人類身上。除了抗癌藥物之外,腫瘤周圍產生了一種炎性物質——如白細胞介素-1β,可增加這種酶的水平。
研究人員還首次發現,AKR1C1可提高促腫瘤活性,并證明這種酶可阻斷順鉑等抗癌藥物的有效性。
研究人員最終發現,給癌變的膀胱細胞接種氟芬那酸(Flufenamic acid)——AKR1C1的一種抑制因子,可抑制細胞的入侵活性,并恢復了抗癌藥物的作用。氟芬那酸也是用來治療普通感冒的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
該團隊的這一發現,有望加速旨在改善膀胱癌患者預后的臨床試驗。在最新的癌癥治療方法中,使用的是昂貴的分子靶向藥物,從而給醫療經濟和國家財政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該研究小組的Shinya Tanaka博士指出:“這項最新的研究將為醫療機構使用氟芬那酸做好準備,這種更便宜的感冒藥,竟然被證明可有效地對抗癌癥的方法。”
此前,已有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藥物能夠抗癌。例如,去年9月2日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將一些常用糖尿病藥物添加到標準治療中或可幫助消滅某種白血病形式中的耐藥癌細胞。
今年9月份,包括美國萊斯大學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方法,通過另一種糖尿病常用藥——吡格列酮,來對抗一種與乳腺癌細胞增殖相關的蛋白質的過度表達。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志。
另外,今年3月份,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和沈陽藥科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泮托拉唑能夠靶向一種叫做TOPK的蛋白激酶,抑制結直腸癌的生長。
在2012年9月,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宣布,該校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表明,通常用于抗高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可能有助于抗癌。
上一篇: 科學家開發新的宏基因組分析工具
下一篇: 一個癌癥相關通路居然是男性生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