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華人學者Nature子刊發表癌癥免疫重要發現
日期:2015-09-16 08:59:21
來自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芝加哥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個五星上將級的生物作戰策略,他們闡明了一種細胞表面受體動員免疫細胞攻擊而非保護惡性腫瘤的機制。研究結果發布在9月14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華人科學家李憲昌(Xian Chang Li)教授。李教授是國際移植免疫領域最著名的學者之一,目前擔任德克薩斯醫療中心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免疫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多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贊助的關于免疫耐受和排斥研究負責人,擁有3項移植免疫的專利,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Immunology等雜志上發表文章110多篇。兩次獲得美國移植學會杰出成就獎。
在大多數情況下,免疫系統中的CD4+ T細胞(通常被稱作為CD4或輔助性T細胞)可以掃描體內外源入侵物包括腫瘤細胞的表面,發出一些化學信號動員其他的免疫細胞——所謂的殺傷性T細胞來攻擊及消除威脅。然而,腫瘤細胞往往會通過促使未成熟的T細胞變為調節性T細胞(Tregs)而避免遭到破壞。Foxp3+蛋白是這些細胞的一個標志,其抑制了殺傷性T細胞攻擊腫瘤的能力。在逃避免疫系統攻擊的情況下,腫瘤可以無限制地生長,并將癌癥擴散至全身。
一種叫做糖皮質激素誘導腫瘤壞死因子受體(GITR)的細胞表面蛋白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科學家們已知道,GITR可以阻止生成Foxp3+ Tregs,消除腫瘤對抗免疫系統的自然保鏢。與之相一致,GITR可引導未成熟T細胞變成稱作為Th9細胞的活化腫瘤殺傷細胞,Th9細胞表達了一種抗癌蛋白白介素9 (IL-9)。然而直到現在,對于這一開關從腫瘤保護者變為腫瘤破壞者的機制仍不清楚。
李憲昌教授說:“我們希望能夠利用GITR的力量來改變CD4細胞的命運——換句話說,就是決定這一蛋白如何引導CD4細胞分化——從而生成更多的腫瘤殺傷細胞而非腫瘤保護細胞。這些知識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出一些治療方法來動員免疫細胞對抗腫瘤。”
李憲昌和同事們在小鼠中檢測了GITR對于與一種特定癌癥類型侵襲性黑色素瘤相關的未成熟T細胞的影響。研究小組確定GITR信號控制了是否移除未成熟T細胞基因組中組蛋白上的乙酰基。如果發生了“脫乙酰化”,調控Foxp3+生成的基因組部分就會關閉。這顛覆了未成熟T細胞的“細胞命運”,支持它變成了Th9細胞,同時刺激了IL-9生成。
李憲昌說:“Th9一類的免疫細胞是消除癌細胞的強大工具,只要通過正確的分子信號通路適當刺激它們。我們的研究闡明了這樣的一個信號通路起作用的機制,尤其令人興奮的是韓國的一項研究發現GITR發揮相似的抗腫瘤活性對抗了4種不同的癌癥。”
上一篇: Cell:另辟蹊徑攻擊HIV的艾滋病抗體
下一篇: 光遺傳學突破:用光提高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