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基因組計劃里程碑成果
日期:2015-09-15 08:53:22
今天,《自然》(Nature)出版社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群體基因組測序成果。一系列描述這些數據的資源及應用的研究論文同時發布在Nature、Nature Genetics、Bioinformatic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罕見遺傳變異是指群體中相對較少的人所攜帶的DNA改變。英國萬人基因組計劃(UK10K)的目的旨在探討這些罕見遺傳變異對人類疾病及其風險因素的貢獻。
來自維康信托基金會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通訊作者Nicole Soranzo博士說:“這一計劃為闡明罕見遺傳變異在廣泛疾病及人類性狀中所起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新貢獻。它表明對高外顯率的罕見疾病測序幾千人具有高度的價值,但在未來的研究中對于復雜性狀和疾病將需要更大的樣本量。這一計劃生成的數據和結果將幫助到這些將來的研究工作。”
該項目研究了近萬名健康或受到疾病影響的個體。這些個體罹患的疾病包括在家族中遺傳的非常罕見的疾病,以及諸如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和肥胖等較為常見的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研究了64個不同的生物醫學風險因子如血壓或膽固醇水平等。通過確定這些個體DNA序列的特征,這一項目獲得了一些罕見變異對廣泛疾病貢獻的新見解,并發現了一些新的疾病風險潛在遺傳變異及基因。
桑格研究所資深UK10K研究人員Richard Durbin說:“UK10K提高了遺傳發現的分辨率。它使得能夠獲取英國群體基因組內更密集的變異,可以利用它來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變異對于表型性狀的遺傳影響。在早期的研究中只能分析具有大影響的極罕見變異或是通常只有小影響的常見變異。現在我們能夠探索極罕見變異與常見變異之間變異譜中更多的部分。”
發表在今天Nature和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一系列文章,證實了這些數據對于遺傳發現的價值。
隨著研究努力繼續不斷地確定復雜疾病的遺傳基礎,這項研究的數據和結果有望促成新一波的研究發現。發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一篇姊妹研究論文更加詳細地描述了UK10K序列參考面板,其可大大提高全球研究團體鑒別大群體樣本中罕見變異的能力。這一資源將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填補’低分辨率基因型研究漏失的數據,使得他們能夠更快速、廉價地探索全基因型。
此外,作者們在Bioinformatics雜志的一篇姊妹論文中描述,開發出了基于Dalliance平臺的一個關聯網絡瀏覽器。這一基因組瀏覽器使得能夠容易地檢索到研究中分析的所有疾病風險性狀的關聯結果。調查這一特異疾病風險因子的科學家們將能夠直接訪問個體DNA序列結果,看看他們擁有的遺傳變異有多常見,這些變異與哪些性狀有關聯。
桑格研究所主要作者Klaudia Walter說:“這一UK10K計劃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其為未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 南京大學權威期刊發表癌癥研究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