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分而治之的腫瘤侵襲策略
日期:2015-08-21 09:00:45
最近,由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在腫瘤發展的早期階段,侵襲性癌細胞是如何侵入健康組織的”。這開辟了新的方法,從根源上來攻擊癌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八月十九日的《Nature》雜志。
當正常的身體細胞擺脫它們同伴的控制之后,可能會形成腫瘤,并最終導致癌癥。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了解“這些細胞首先是如何設法使自己獲得自由的”。現在,瑞典伯恩大學細胞生物學研究所Eduardo Moreno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已知來自胚胎早期發育的一種機制,在成人腫瘤發展的最早期階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SNSF資助項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能夠在顯微鏡下觀察發育中的果蠅蛹的細胞,長達幾個小時的時間。轉基因果蠅攜帶一個人工激活的基因,稱為Myc,這個基因已知參與腫瘤的形成。這個基因單獨足以誘導異常細胞分裂地更為活躍,擠壓通過健康細胞之間,殺死它們,并搶占它們的位置。這是腫瘤發展第一階段一種意想不到的組織入侵機制。
大多數癌癥的模型
該研究第一作者Romain Levayer說:“腫瘤基因的激活,給了細胞特殊的力學性能,幫助它們與其周圍的正常細胞混合在一起,并最終更有效地殺死它們。這種入侵機制已知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是活躍的,此時細胞重新排列自己來改變身體的形狀。我們現在已經表明,細胞是能夠使用相同的程序,來入侵健康組織。”“分而治之”,是著名的軍事戰略,研究人員用其來描述這些侵略性細胞的行為。
這種機制可以解釋大多數癌癥類型腫瘤發展的最早期階段,并與后期階段腫瘤轉移的入侵機制有所不同。Moreno說:“我們能夠在果蠅蛹中觀察到這種機制。果蠅被選為一種模型,因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遺傳修飾。由于蛹不能移動,是透明的,因此非常適合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大約90%的癌癥是在里襯組織(上皮)中形成:結腸癌、皮膚癌或乳腺癌。操縱的Myc基因,是腫瘤中最常見的不當調控的基因。因此,該研究所確定的這種機制,可以適用于許多癌癥,并幫助科學家們找到新的策略,在腫瘤已經造成損害之前,從其根源上防止腫瘤的形成。
上一篇: 美國院士Cell:將光遺傳學與藥理學結合
下一篇: Cell子刊:改寫免疫學教科書的重要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