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徹底改變乳腺癌治療的新分析方法
日期:2014-10-23 08:48:09
基質細胞來源于結締組織,可能會嚴重影響腫瘤的生長。這些知識并不新鮮。然而,生物學分析師Christopher Gerner和來自維也納大學、維也納醫科大學的一個跨學科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方法用于調查研究。他們利用現代質譜分析法,直接從穿刺活檢樣本確定乳腺成纖維細胞的促腫瘤活性。最近,這一實驗突破,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該期刊為蛋白質組研究三大國際權威期刊之一,同時被Pudmed(世界權威生物醫學、健康學科檢索數據庫)收及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基質細胞對于腫瘤生長的潛在貢獻,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理解一種病變基質狀態是否支持腫瘤發生,或者,腫瘤基質細胞是否引起這種病變基質的形成,并不容易。維也納大學分析化學系主任Christopher Gerner指出:“我們成功確定了同樣的相關分子,并首次分析了人組織樣品外的這些分子。”與維也納醫科大學婦產科學系的Georg Pfeiler以及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實驗測定基質細胞促發的不良腫瘤
組織是由各種細胞類型組成,滿足不同的生物學任務。乳腺組織的主要成分是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在乳腺癌的情況中,上皮細胞可以變換,而成纖維細胞——仍然基因不變,可能會改變它們的激活狀態。成纖維細胞相關癌癥(CAFs)典型活動,類似于傷口愈合活動。分泌的生長和存活因子,在非常低的濃度也具有生活性,不僅支持傷口的愈合,也被癌癥用于疾病的進一步促發。這種細胞活性的意義,僅在過去的幾年中就已被完全承認,當前這項研究還介紹了一種相關的體外模型,用于更詳細的調查研究。
基于穿刺活檢質譜分析的創新分析
從組織勻漿(由不同種細胞和無數血液成分的復雜混合物組成)中鑒定最相關的分子,是一個真正的分析挑戰。通過使用現代質譜分析法,研究人員在第一步中確定了幾千個不同蛋白質。關于上文所述的體外模型系統,最后可能用來探討組織勻漿中成纖維細胞的功能細胞狀態。這成功地證明,在癌癥的情況中,成纖維細胞表現出強烈的傷口愈合活性,因此直接促進腫瘤的生長。
乳腺癌治療的新途徑
目前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有幾個影響。基于穿刺活檢,現在我們可以評估基質細胞的功能狀態。維也納醫科大學的Georg Pfeiler稱:“因此,確定這種活性存在于何種程度,并與個別患者樣本有多大關系,對我們來說是可行的。這是我們計劃藥理學干預的第一步。提到臨床實踐,未來還有希望。為此,我們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只使用血清檢測的分析方法。”此外,使用體外模型系統來檢測候選藥物是可行的,這些藥物以一種靶向方式干擾這些不良的細胞活動。這一額外治療策略的臨床應用,可大大改善當前的治療效果,涉及生活質量指標及預后。
目前,由幾博士生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致力于這些研究項目的實施。事實上,這典型代表了一個交叉項目,涉及到生物分析、醫學和藥理學領域的專家。
下一篇: Cell子刊:細胞轉分化研究重要突破